“有!”
張希孟道:“三十萬石糧食,其實算起來,也就是一年的消耗,如果打仗的話,開支還要更大。我們必須積蓄更多的糧食,因此屯田開墾還要繼續下去,如果秋糧也能夠豐收,并且順利入倉,那時候我們才有底氣。”
說到這里,大家伙都點頭了,楊元杲突然問道:“依我之見,百姓踴躍納糧,他們手里的余糧還是很多的,能不能再多征收一些?”
“不行!”
張希孟斷然道:“百姓剛剛見到一點好處,就急著加稅,不怕把他們逼走嗎?”
朱元璋也沉著臉道:“沒錯,咱給百姓定下了規矩,百姓也對得起咱,才幾個月的功夫,就讓咱加稅,那咱跟混賬的元廷,還有什么區別?”
楊元杲嚇得不輕,慌忙起身賠罪。
他倒是也沒有壞心思,只是覺得百姓嗎,夠吃就行,有余糧就多征收一些,還能造反不成?
很可惜,他碰上了朱元璋和張希孟,這個提議瞬間就被否定了。
不過張希孟斟酌了一下,卻冒出了另一個主意。
“主公,眼下百姓的確有不少存糧,誰都想過好日子,吃得飽了,就要穿得暖,就要住得好,殷實的人家,還想著讓孩子上學讀書……咱們能不能發行一些寶鈔?”
寶鈔?
一聽到這倆字,別說老朱了,就連那些將領都瞪圓了眼睛,先生你什么意思?
元廷的教訓還不夠慘痛嗎?
這個主意比加稅還臭啊!
大家的反應張希孟并不意外,“主公,我的意思,是成立一個大市場,百姓的吃穿花用,各種各樣的東西,全都在里面有銷售的。百姓現在手里沒錢,他們可以拿幾石糧食過來,交給市場,換取寶鈔,當然了,也可以叫交易券,市場券,什么都行!有了這個,就可以進入市場挑選自己的商品。”
老朱翻了翻眼皮,“先生,你應該還有深意吧?”
張希孟笑道:“這個市場券其實就是一種寶鈔,只不過咱們有糧食和商品作為擔保,大可以放心。百姓接受了之后,我們就能拿市場券投資。”
“投資?”
“對,就是修橋鋪路,開辦作坊,比如鐵匠鋪,磚窯,瓷器場,紡織作坊什么的,這樣一來,就能招募多余的勞力進入作坊,生產出來的東西,還能豐富百姓生活,也能補充軍用。”
“而且由于是采用貨幣,就不是強行征用民夫,不但不會損傷民力,還能鼓舞百姓,讓大家伙多干活,多出力氣。等到這個市場券廣為接受之后,主公發行新鈔,取代元廷寶鈔,也就順理成章了。”
張希孟說完,最先領會他的意思的,正是李善長,他忍不住站出來,激動道:“上位,張先生之計,實在是奪江山,打天下的王道妙法啊!”
老朱頓了頓,也露出笑臉,發自肺腑贊道:“張先生果然是咱的張子房啊!”
隨后老朱也扭頭,對李善長道:“你這個蕭何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