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靜兒面帶疑惑,“上官婉兒乃是家姐!”
“啊?上官婉兒是你姐?那你是?”許霖疑惑的問道。
“上官靜兒!”
“你們兩姐妹都在宮中服侍太后?”
上官靜兒皺起了蛾眉:“家姐在五歲時就已夭折,看你年紀也不大,家姐過世時你也才幾歲吧,如何知曉我家之事?”
“上官婉兒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死了?”許霖目瞪口呆,再看看眼前的上官靜兒,也就不感覺奇怪了,歷史都發生了些許變化,沒了一個上官婉兒,現在卻有一個上官靜兒。
上官靜兒心中猜測,許霖既然知道她姐姐,想必跟她上官家有些淵源,要不然一個二十二歲的男子不可能知道十幾年前就已經去世的小女孩的名字。
她看到許霖面前放著幾摞書信,說道:“你是想從這些書信中找到裴嚴寫給徐敬業、駱賓王的書信,從中找到裴炎謀反的證據吧?實話告訴你,這里一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五封書信,每一封我都看過,沒有一封是裴炎寫的,也沒有一封涉及到謀反起兵之事!你這樣找下去是沒有結果的!”
許霖一愣,這個倒是他沒有想到的,天下誰不知道裴炎還在弘文館就讀時就與駱賓王等人是文壇好友,他們之間有書信往來是再正常不過的,可這里一千多封書信竟然沒有一封是裴炎寫的。
“沒有裴炎寫給徐敬業、駱賓王的書信?那有沒有裴炎的詩詞歌賦作品?”
上官靜兒一愣,她面露疑惑,還是走到一摞典籍前翻找了幾下,找到一個折疊本遞給許霖:“吶,這是裴炎寫的《猩猩銘》,很有寓意的一篇文章,當時寫出來之后曾經轟動一時,很快就傳遍天下!”
許霖接過折疊本一看,封面上果然寫著猩猩銘——裴炎,他不由面露驚駭,這里的書信、公文典籍加起來的數目怕不有上萬件,上官靜兒竟然全部都看完了,而且還能在幾秒鐘之內從這上萬冊書籍中找到這本《猩猩銘》,這種能力實在太恐怖了。
“這是他的親筆手書嗎?”
“是的,當時裴炎與駱賓王是好友,寫下這篇文章之后就贈與了駱賓王!”
許霖打開冊子,只見開篇是一則序:“······猩猩在山谷,行常數百為群。里人以酒并糟設于路側。又愛著屐。里人織草為屐,更相連結。猩猩見酒及屐,知里人設張,則知張者祖先姓字,及呼名罵云:“奴欲張我,舍爾而去。”復自再三,相謂曰:“試共嘗酒。”及飲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為人之所擒,皆獲,輒無遺者······
意思是說在某山谷有一群猩猩數百頭,猩猩喜歡吃酒和穿鞋屐,有當地人把酒糟和草屐放在路邊,并設下機關意圖捕捉。
猩猩們很聰明,一看到路邊的酒糟和草屐,就知道這是圈套,還知道誰干的,于是就指名道姓的怒罵一通,并且說:“無論是哪個王八蛋想要抓我,我才不會上當呢”。
罵了幾遍見沒有動靜,猩猩們忍不住酒糟的美味誘·惑,于是就互相說我們還是一起嘗嘗美酒的味道,一旦嘗到了美酒的味道,這些猩猩們就會一直喝到醉倒,最后還是被當地人捕獲。
猩猩的悲劇告誡人們,在各種誘惑之前,要保持理智和冷靜,不要利令智昏,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上當受騙,甘愿受人愚弄,甚至付出沉重的代價。要保持理智和冷靜,關鍵就在于要有堅強的意志力。
這是一片很有寓意的文章,許霖心中大喜,他高興的不是從這篇文章中獲得了知識和教訓,而是因為這篇文章是裴炎親筆寫的!
上官靜兒見許霖專心看著這篇文章,本想說什么,但心有顧忌,當即轉身離去。
她走后,許霖把書冊丟在書桌上,閉目沉思了片刻,隨即又從典籍中找出幾冊典籍翻開,看完之后,他心中已有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