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通明還是通聞的后輩?”
許潛上次,也就是兩百年前來的時候,藏經閣有兩個六十多歲的小和尚。一個叫通明,一個叫通聞。
掃地僧愕然,對方居然知道他坐化已經一百多年的師叔祖和太師父的法號。
以這孩子的年齡,絕不可能知道,一定是從什么典籍上看到的。
“你是誰家的后輩?”
掃地僧雪白的雙眉一揚,仔細打量許潛一陣,身上的氣息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可又想不起來,他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
忽然,他恍然道:“你是逍遙派的弟子”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往事,臉上多了一絲悵然。
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了。
悵然這個東西,對他來說是奢侈的。
“不是”
許潛否認。
他承認,逍遙子也不敢認啊。
“不是?”
掃地僧腦海里浮現了逍遙派一堆因為兒女私情內斗的往事。
腦補了很多。
“不是就不是吧”
他平淡的說完,起身,準備將一旁堆放的經文,放到書架上。
“我來”
許潛很自然的接過經文。
掃地僧微微愣了一下,和顏悅色道:“這些放在第”
他還沒說完。
已經走到一旁的書架前的許潛,把經文放在了該放的地方。
剛才進來的時候,許潛就看見經文放的位置,和兩百年前一模一樣。
對了,藏經閣經文分類歸納還是許潛弄得。
藏經閣本來的歸納法雖然也不錯,但跟許潛的比起來就不行了。
掃地僧:“……”
這孩子怎么像會自己家一樣?
難道逍遙派的典籍歸納,和藏經閣一樣?
放完后,許潛回到掃地僧對面坐下。
掃地僧不是一個好奇的人,低下頭繼續謄寫。
寫的字,嚴謹峭勁,氣韻秀逸凌厲。
許潛這才注意到掃地僧用的是‘歐體’。
隋唐時期的歐陽詢精通書法,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善于書法,父子倆被合稱為“大小歐“。書法于平正中見險絕,號為“歐體“。
“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輕重,凝神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勻,八邊俱備;長短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程,疏密敧正。”
許潛說出了歐體傳授訣前半部分。
“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癡;又不可瘦,瘦當枯形,復不可肥,肥即質濁。細詳緩臨,自然備體,此是最要妙處。”
掃地僧下意識的接下了后半部分。
兩人對視一眼,會心一笑。
“施主也喜歡歐體?”
掃地僧和顏悅色的問道。
“談不上喜歡,只能說是了解”
許潛平靜的回答道。
他曾經和歐陽詢相處了三年。
注意,是相處,不是學習。
他遇到歐陽詢的時候,楷書已經至善至美了。
歐陽詢見過他寫的楷書時,曾把手里的筆丟在地上,感嘆:“歐陽詢懂什么叫楷書啊”
“了解?”
掃地僧莞爾。
他學了幾十年才敢說自己了解。
這孩子不過小小年紀能了解多少。
他只當許潛是一個愛說大話的孩子。
許潛看著掃地僧蒼老的臉上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自己失去的童真,莫名的有些悵然。
掃地僧繼續謄寫經文。
突然,停頓了。
他正在抄寫的這段經文,他一直覺得有語病,可是前人所留,不敢更改。
“這一段確實寫錯了”
許潛說道。
掃地僧不解道:“你是如何確定的?”
因為這一段,是我寫的。
許潛心說,他上次來的時候,在少林寺的待過一段時間。
發現少林寺經文有很多謬誤,閑的無事,進行了修修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