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燕京出版公司舞蒼書庫內,一群人面對電腦眉頭緊皺。
華夏短篇故事大賽已經結束,此時編劇部正在連夜審稿。
戴著厚厚的眼鏡,手里夾著一根香煙,崔建木接連打著哈欠。
“今年的稿子有點多啊。”
崔建木喝了口濃咖啡和身邊的同事閑聊。
“沒辦法,今年短篇故事大會只要成年都可以參加投稿,往年好歹需要一級作家證明才有資格。”
同事拿出風油精擦了擦臉,強行打起精神。
“我還剩下最后幾百篇稿子,趕緊審完下班!”
崔建木掐滅了煙頭,聚精會神的盯著電腦屏幕。
正如同事所說,今年短篇故事大會的稿子太多,導致編輯部人手完全不夠。
此時已經是凌晨兩點鐘,編輯部燈火通明,所有編輯都在加班加點的審稿。
“這寫的都是什么啊。”
崔建木審稿的速度很快,通常都是看前面兩三百字,沒有繼續閱讀的興趣直接斃掉!
當看到我有一個弟弟,也有一個哥哥,還有一個父母,我有兩個眼睛一個鼻子的時候,崔建木心力交瘁。
大哥,我們是短片故事投稿,你擱著逗我玩呢?
沒辦法,投稿的文章質量層次不齊,崔建木也只得強忍著不爽繼續審稿。
《我的叔叔于德》
看到這片文章的標題后,崔建木搖了搖頭。
顯然,這又是一個瞎寫投稿的人。
“云中仙?筆名起的倒是蠻有詩意的嘛。”
崔建木滑動鼠標繼續看下去。
我小時候,生活在東海市,并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父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很晚才從辦公室回來,掙的錢不多,我還有兩個姐姐。
第一人稱的故事?
崔建木又點燃一根香煙。
至少這篇文章的開頭還算正常,沒有像上一篇文章那么離譜。
崔建木繼續看下去。
故事接下來講述的是,主人公一大家子生活的十分拮據。
拮據到一種什么地步?
有人請客吃飯從來不敢答應,因為擔心回請。購買生活用品也要等超市大減價,姐姐的衣服給妹妹穿,妹妹穿到不合身,最后再給主人公穿。
但是每當星期天的時候,主人公一大家子都會穿的整整齊齊來到碼頭。
而故事中的主人公父親總會說出一句話。
“唉!如果于德在那艘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看到這里,崔建木才勉強提起了一絲興趣。
于德,故事主人公的親叔叔,年輕的時候行為不正,糟蹋錢,總之是一個全家都不受待見的人。
敗光了家里的財產后,于德前往了國外,據說混的很不錯變成了有錢人。
從那之后,于德從一個混蛋逐漸變成了一個正直,有良心的人。
于是在周末的時候,主人公一家子都會來到碼頭,希望于德能夠回來,救他們一家于水火之中。
“有意思。”
崔建木徹底打起了精神。
他好像已經猜出了下面的劇情,于德變成有錢人回國,然后講述著自己在國外的遭遇。
可如果這么寫的話,崔建木也會毫不猶豫的斃稿,因為太沒有意思了。
但崔建木發現自己錯了,大錯特錯!
主人公前往東海市的一個小島去旅游,主人公姐姐很想吃蛤蜊,父親猶豫很久決定買三只蛤蜊。
母親,兩個姐姐各自吃一個,主人公和父親則是在一旁看著。
買了蛤蜊之后,父親突然變得心事重重,一個勁的打量著那個買蛤蜊,穿著破破爛爛的漁夫。
“他好像我的弟弟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