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百年后,大慶朝已沒了當年的繁華,雖說歷代國主都秉承先帝遺旨,對百姓施予仁政,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雖有恩于百姓,卻也養大了商賈貴族,經過了三百年的時間,這些商賈貴族已然成了氣候,早已脫離了大慶朝的掌控,對大慶朝的旨令陽奉陰違,再加上周邊四國,建國三百年累積下來的世仇,已然到了爆發的邊緣,如今的大慶朝內憂外患,再加上三百一十二年的朝期已所剩無已,國運衰落,滅朝在即。
當今大慶朝的君主是第十二代,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詛咒,大慶朝除第一代君主成祖皇在位六十余年外,從第二代到第十一代,每代均在位二十年便意外駕崩,無一例外,當今的君主是海玉皇段友仁,段友仁在位已足十九余年,按歷代的先祖看,大限將至,再加上成祖皇留下的手扎,憂心更重了,末代皇帝的悲哀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經過一夜的深思,海玉皇終于下了決定。
一早,徹夜未眠的海玉皇連續下了三道圣旨。
一,三個月后,也就是他在位滿十九年需十一個月后,傳位于太子;
二,一反祖宗留下的規矩,凡他子女,不管年齡,不論男女,三天后入宗廟參拜先祖,而之前,是每五年
(本章未完,請翻頁)
滿十歲的子孫,還必須是男丁才能入內,只剩下十二年了,當今太子才十四歲,而最小的皇子才六歲,沒時間浪費了;
三,冊立蕭戰歌為平定王,世襲繼承,這是大慶朝立國三百年來第一個外姓王,一個戰功不菲的外姓將王,也是當今太子妃的兄長。
三日后,眾皇子皇女入宗廟參拜,按成祖皇定下規矩,為時一個月……
而此時的海玉皇正與新立的平定王正一前一后站立著,目光所至正是那皇親宗廟。
許久,待所有的皇子皇女入了宗廟后,海玉皇轉身望著身后的蕭戰歌問道:“你確定不入?”
“陛下,微臣是蕭氏子孫,生入蕭家門,死歸蕭家廟,這皇氏廟堂,臣不敢有此謀逆之心。”平定王蕭戰歌恭敬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