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渡邊萬由美解釋,“蒲池桑本來就是粉領族出身,ZARD的音樂風格、她本人的作詞手法,也都面向年輕人一代,和她年紀相仿的女性應該尤其感覺恰到好處。”
“而我想讓蒲池桑登場的時尚雜志,受眾群跟這部分女性重合的概率大約很高。……她們未必聽ZARD的歌,但卻會買《MORE》。”
“慎一君還知道《MORE》。”渡邊萬由美一笑。
“我可不是隨便想到什么主意就說了。”他不是腦袋一拍隨口一提,而是在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后,先去考察了一下時尚雜志。
“不過,蒲池桑和《MORE》合得來嗎?”她想象了一下。
這是本面向輕熟人士的女性時尚雜志。
“也未必是《MORE》嘛。”
巖橋慎一把話題拉回來,“只是舉個例子。萬由美桑,現在這個時代,女性有著各種各樣的可能,蒲池桑從上班族成為了樂隊主唱,這也是女性眾多可能性中的一種。”
“嗯。”
渡邊萬由美表示贊同。話說到這兒,她大概就明白了巖橋慎一的想法。相比那些硬核的、阿提斯特感更強一些的樂隊,ZARD這支樂隊面向的就是普羅大眾。
ZARD的歌是能在卡拉OK里、在朋友或是同事聚會時也可以大大方方唱的歌。
這樣的一支樂隊的主唱,她作為“樂隊主唱”這個身份離普通女性似乎很遠,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她同時也一直在普通女性之間。
她作為“樂隊主唱”的生活對普通女性來說頗為神秘,但作為“女性”,同時又是她們中間的一人。
“讓蒲池桑去拍時尚雜志,接受采訪……”
讓她作為女性眾多可能性中的一種,去拉近和普通女性們的距離。渡邊萬由美想一想,也覺得這個想法實行起來挺有看頭的。
“所以,就要去跟星辰事務所那邊商量。”巖橋慎一說,“你我在這方面毫無資源是一,分不清楚什么樣的雜志是什么樣的風格是二。”
雖然渡邊萬由美定期收看不止幾本時尚雜志,但也默認了被他拽進“不懂雜志”陣營這件事。
“而且,未雨綢繆。”
巖橋慎一又提到一件事,“就大大方方讓蒲池桑在時尚雜志露面,那樣一來,即使過后有人發現她曾當過寫真模特,這邊應對起來也不至于陷入被動。”
渡邊萬由美略一思忖,明白了。
“過后就去和星辰事務所那邊的人接洽好了。”兩個人在這件事上達成共識。
“總之,先鼓動讓蒲池桑去嘗試一次。”
巖橋慎一說,“再根據蒲池桑的表現、外界的反饋,以及她本人的想法,進行相應的調整。”
宣傳的手法雖然受限于大眾媒體方式,但舊瓶裝新酒,也大有可為。
ZARD的出道算是讓巖橋慎一摸到了一些門道,而這些門道之后也能用到其他的樂隊們身上。
“對了,”他話頭一開,有點打不住,“還有BO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