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自然惹得黃藥師勃然大怒,一怒之下更是挑斷門下四個徒兒的腳筋,并將他們逐出師門。
而馮衡為了安慰黃藥師,早已懷胎數月的馮衡想要再把經文默寫出來,只是可惜她因不懂經文含義多半將其忘記,苦思九陰真經而不得,終至心力交瘁,難產而死。
至于私定終身的陳玄風二人,卻因為學不到“九陰真經”上冊中養氣歸元、修習內功的心法,憑己意,胡亂揣摸,硬是將旨在驅魔辟邪的九陰神爪練成邪派的武功。
突聞“九陰真經”的大名,黃蓉心中難免受到觸動。
“昔年第一次華山論劍,五絕正是為了爭奪這一本“九陰真經”而大打出手,最終還是重陽真人技高一籌,力壓群雄奪下這本“九陰真經”,而這“楞伽經”所記載的東西卻和“九陰真經”有著莫大關系。”
看著不禁聽得入迷的黃蓉,呂義則是微微一笑,隨手便將自己此前從“楞伽經”中所摘抄出來的經文遞給了她。
早已按耐不住心中好奇,黃蓉順手就接過遞過來的經文。
然而當黃蓉目光落在這經文之上后,卻是再也抬不起來,這經文中乃是用漢文注釋,黃蓉自然看得明白。
卻也正因此,她才被經文內容所吸引。
看到最后,黃蓉更是經文中的總綱所折服。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黃蓉所學皆是桃花島真傳,故而眼界上就遠超江湖大半人,哪怕是她身懷桃花島真傳,也不得不感嘆這其中的博大精深,和其相比桃花島所傳內功就顯得落了下乘。
“呂大哥,這是……”
看到這兒,黃蓉如何不明白這經文乃是一部高深的內功心法。
“此經名為“九陽真經”,乃是一位亦僧亦儒亦道的奇人所著。”
明白黃蓉心中的疑惑和驚訝,呂義面帶笑意解釋起了這本“九陽真經”的來歷。
昔年重陽真人技壓群雄后,某天偶遇一位斗酒神僧,此人亦僧亦儒亦道,二人相約斗酒后,此人略勝一籌,為此重陽真人依照賭約將“九陰真經”借于斗酒神僧觀看。
眾所周知,內功練至高深境界即可依靠自身內力逼出體內酒氣,昔年丘處機和江南七怪斗酒便可從中窺見一斑,而重陽真人所學先天功早已已臻化境,不然也不可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技壓群雄,奪得頭籌。
而這位斗酒神僧能夠在斗酒中略勝一籌,也說明了其內功修為的高深。
看到“九陰真經”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不及陰陽互濟之妙,于是便投身少林,在四卷“楞枷經”行縫中,以漢文寫下了自己結合武道禪宗心得所創的,九陽真經,自覺比之與“九陰真經”更有陰陽調和、剛柔互濟的中和之道,于是順理成章出現在少林寺藏經閣,畢生歷練已超乎自身想象,故而無所適從。
“這位前輩果然一代奇人!”
聽到這位斗酒神僧僅依靠借閱一次“九陰真經”就創出了這“九陽真經”,黃蓉不禁俏目一亮,不由自主開口贊道。
想要依靠個人創出一部不輸“九陰真經”的武功,這其中有多難,黃蓉可是最為清楚不過。
當年黃藥師機緣巧合從周伯通得來“九陰真經”下冊,便自負可以從下卷中自創上卷內功心法,然而到了今日,卻仍是一無所得,從中就可看出其何等艱難!
黃藥師乃是五絕中少有的全才,琴棋書畫,五行八卦、奇門遁甲幾乎無所不通,然而縱是這般全才,苦苦耗費二十年功夫仍是一無所獲。
正因為知曉其艱辛之處,黃蓉心中更是對這位斗酒神僧隱隱生出一絲敬意。
若是爹爹能早點遇到這位前輩奇人,或許娘就不會……
想到這兒,黃蓉俏麗面容不禁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