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挨到天黑,縣城城樓的兩盞探照燈亮起的時候,吳非從樹上滑了下來,稍稍整理了一下的衣服,又緊了緊綁在左肩和小腿傷口上的布條,然后才往林子外面走去。
一日的艷陽高照,換來的是晚間的繁星無數,夜空不再是昨夜的漆黑,星光照耀下近乎白晝一般。
吳非早就已經辨別好方向,出了林子以后便一路向東,若不是在幾處公路上延誤了不少時間,他能再早個把小時趕到上莊。
上莊是個不算小的鎮子,離淶源縣城的直線距離也就二三十公里。鬼子的碉樓修在鎮外約摸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卡在了上莊通往縣城的公路上。
這座碉樓被八路軍拔過一次,獨立團進入淶源時,選擇的就是從上莊碉樓突破,也正是這一戰,使得冢田情愿舍棄武士的尊嚴,向省城的宮本新一求援。
吳非沒有經歷這一戰,但聽說了石團長他們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成功地將上莊碉樓給送上了西天,而現在的這座碉樓是重新修建的。可能是吃過了一次虧,使得這里的鬼子十分的謹慎,遠遠地望過去,那兒竟然是連一個人都看不到。別以為這是件好事,越是平靜,內里隱藏的危機就越大。就像昨晚一樣,南門那里不是同樣的寧靜嗎?可誰能想到鬼子竟然在那布置了那么多的重火力,機槍也就算了,好家伙連炮也安排了不少。
吳非沒有興趣一個人去挑戰這重兵把守的碉樓,他悄悄地繞過了這里,去往了上莊鎮子外。
若按事先的約定,三當家和大春應當是藏在鎮外的某個地方等著,可吳非尋遍了鎮子的四周,學了不知多少遍的夜鴉叫,也沒能覓到他們二人。正想著他們是不是藏到鎮子里了,無意中卻發現前方不遠處有兩處初壘的新墳。
如果是鎮子里的人家喪親,那么家富家窮,墳上或多或少都會灑上點紙錢,可這兩座墳不僅沒有這個特征,甚至是連祭拜的痕跡都沒有。吳非立刻就省悟到了,這兩座墳里埋的是誰,三當家和大春不知道因何緣故,把郭叔和根哥葬到了這里。
吳非稍微觀察了一下周邊,然后走到了墳前,恭恭敬敬地在每座墳前磕了三個響頭。沒有墓碑,他也不可能把墳挖開來看一眼,反正根哥也配的起他的三記響頭。
三當家和大春選的這個墳地較為隱蔽,墳后有座小山,墳前約摸幾百米處是條小溪,風水里有一說“依山傍水”,這兒算的上是個安葬的好地方吧。
磕完頭后,吳非在墳地周邊仔細找尋了一番,還是沒有發現三當家他們留下來的記號或提示,這讓吳非有些犯愁,雖然說從這兩座墳上可以看出三當家他們應當是安全地逃離了,可他們是去找自己了還是回白石山了,卻無從獲知。
猶豫和思考了半天,吳非決定,自己還是先回白石山去,他相信三當家和大春在找不到人的情況下,也會選擇回去,而且自己身上的傷口需要處理,白天的時候就發現了已經有化膿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