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高邵朱琛并沒將具體路線公布,這是至關重要的軍事機密,只將大概核心說了一番后,只留四名領軍大將,其余人就讓散了。
和四員大將閉門商議,完善進軍細節和路線圖,下半夜才散。
四員大將各領一支分兵,其麾下將領各自的具體任務,則由他們召了各人進帳,詳細吩咐。
趙離憂進入將帳時,高邵和陶鴻光幾人已經在等著了,見他進來立即招過來低聲吩咐。
陶鴻光是偏將,不過他是高邵手底下的偏將,和齊和頌于趙離憂一樣,是高邵的心腹。
陶鴻光說得很詳細,再三解釋。
兵分四路,滎豐地形并不適宜大支分軍急進,四大將還要詳細分配手下將領的各自行軍路線。
不過這些都是已經商議好了的,現在安排下去就可以了。
趙離憂領八千精兵,要走的石堡、洮奉一線,從高邵領的左路分兵的最右邊迂回包抄過去,和另一員將領從震一起突襲北戎將領及其麾下兩萬兵馬。
趙離憂接過繪有自己路線的地圖一一記下,回去后,他再招來齊和頌陶臨萬河等心腹,將路線圖給他們細看,并給他們分派任務。
至于軍職再小些的,只直接交代任務,至于那些兵卒只需要沖鋒陷陣就可以了。
趙離憂安排好后,已經時值午后,進攻計劃定在明日入夜,時間倒不緊迫,他再巡視了一回營地,回來時,陶鴻光打發人來喊他。
一場大戰就在眼前,陶鴻光將三子和外甥都叫過來,仔仔細細叮囑了一遍。
“此次戰事非同小可,若順利,即可大潰北戎,你們需慎之又慎!離憂,你我是放心的,只你臨戰經驗到底淺些,需多看多思,要穩莫要冒進,切記。”
“請舅舅放心。”
趙離憂一身黑甲,英姿勃發,又不失剛毅,深沉內斂,身姿挺拔如蒼松,氣勢剛健似驕陽,劍眉下一雙璀璨如寒星的雙眸靜默如雪。
陶鴻光欣慰:“好,你我舅甥回了榆谷,再好好痛飲慶功。”
他又問:“手下親衛可還好用?”
趙離憂如今身邊配有百余親衛,這些關鍵的身邊人,陶鴻光很是關心。
“甚好。”
“那就好。”
聽著兩人說著關切的話,陶治臉色愈發暗沉,冷冷瞥向趙離憂,見他身姿矯健,英武不凡,被兩個庶弟緊緊簇擁著,而自己卻是無人問津,他捏緊拳頭。
陶臨陶波因崗縣戰功升了一級,已經和他軍職相同了,想到這陶治愈發忿忿不平。
陶鴻光叮囑完外甥次子幼子,便轉過來看長子,在他看來陶治更讓人擔憂一些,于是細細叮囑一番。
陶治撐起笑容,故作鎮定的說:“阿爹,我曉得了。”
“嗯,那回去吧,時候也不早了。”
天已經黑了下來,陶鴻光也要去高邵那邊。
趙離憂兩人告辭離去,陶治走了幾步,卻停了下來,陶鴻光皺眉問道:“還有何事?”
陶治轉身回到案前,聽到外面腳步聲漸遠,他臉色并不好看,過了一會,才道:“阿爹,我在營中與同袍不合,我想調到你身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