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高邵重重夸贊趙離憂,見他臉上身上血跡斑斑,又關切問了幾句,才算罷。
臨行前,高邵拍了拍趙離憂的肩:“離憂且先休整,待此間事了,我再大宴慶功!”
趙離憂神色清冷,依舊寡言少語,只道:“謝將軍。”
待高邵走遠,眾人才動,趙離憂正要轉身,便聽見身后有急促腳步聲疾奔而來。
“離憂!臨兒、波兒!”
趙離憂轉身一看,原來是陶鴻光。
陶鴻光一見趙離憂他們三個,高興不已。
趙離憂扶住舅舅,素來冷峻的神色也和緩了些:“舅舅勿憂,我們都安然無恙。”
陶臨陶波搶上前來:“阿爹,我們好著呢
“好,都好!”
陶鴻光抹了淚,露出欣慰的笑,須臾轉目環視一圈,又問:“你們可見治兒?”
陶治?陶臨笑笑,只說道:“沒見,戰斗太過混亂,我們沒見大哥。”
趙離憂事后又仔細抹了痕跡,通敵一事隨著陶治的死被埋沒,好在兩軍傷亡極大,這事也不難。
至于要不要告知陶鴻光這其中細節,陶臨陶波兄弟左思右想,陶治死就死了,不想惹父親煩惱,便求趙離憂瞞住。
趙離憂思忖,這路線圖泄露戰后必會嚴查,不過陶治圖行軍路線圖應該沒有其他人看到,陶鴻光忠心耿耿多年,又有三個兒子一個外甥都在里頭,他身上疑點本就不比旁人輕。
至于申松那邊,不可打草驚蛇,陶鴻光不知道比知道的好,于是便同意了。
至于陶治“戰死”的消息,就走正常流程罷。
陶鴻光點了點頭,只是他心里記掛,忙囑咐三人好生歇息,他匆匆趕去打探消息了。
陶臨陶波見父親這般,心里難受,趙離憂道:“傷亡名冊沒這么快出來,你們先去勸舅舅吃些東西。”
他當場給陶臨陶波批了假,二人忙跟去了。
傷亡名冊一出來,第一時間是送往帳的,同時送過去的還有戰功冊子。
此次損傷不少,十三萬大軍,亡損近五萬,有一半是一開始就折在左路的。
高邵暗暗心驚:“幸好這次有離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趙離憂不但破了北戎陰謀得了首功,還救了他兒子的命,他已擬提升趙離憂為武常將,兼任他本人的副將。
武常將,和高邵一樣,都是軍中的大將,另外這個兼任的副將也不容小覷,高邵的副將,都是他的心腹。
趙離憂本榆谷軍出身,舅舅還是他麾下的老人,能力卓越,他自然納到身邊來。
高邵親自寫了呈往田縣的奏報,擱下筆,卻見朱琛微微蹙著眉,凝目沉思。
朱琛倒是好奇:“這安排有何不妥不成?離憂雖年輕,屢立奇功倒是少年英才。”
如今亂世,能力比資歷和年紀重要太多。
朱琛又暗暗搖了搖頭:“此一戰,十年內焉支山部難以恢復元氣,趙離憂功勛,確實該提為大將。”
“那你這是為何?”
朱琛沉吟片刻:“我在想趙離憂。”
“哦?”
見高邵看過來,朱琛緩緩道:“趙離憂心思慎敏,有勇有謀,又當機立斷,確乃當世難得一見的將才。”
“只是,此子太穩太狠了些。”
說到此處,朱琛神色一肅。
現在戰后,哪怕朱琛細細分析當時戰況,也不得不承認,趙離憂表現實在太可圈可點了,可以說是無可挑剔。
好是好,對于榆谷軍而言,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