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死確實很好,還能有比這更合情合理永絕后患的殺人滅口方式嗎?
高邵想殺他給兒子復仇,他同樣也想殺了高邵解開眼前的困局。
趙離憂當時一聽,就起了此心。
要知道,率領心腹部下脫離自立門戶,其實并不是一個十分好的出路。
軍馬費和持續的大批糧草從何而來?
盈珠就算知曉門路渠道,但錢銀運輸都是大問題。
還有軍餉呢?榆谷軍待遇還行,本身是有餉銀的,出去后總不能光給口吃的吧?
另外還有立足之地等等,都是大問題。
背靠大樹好乘涼,若非迫不得已,他們其實并不想出走。
原來是不走不行,高邵掌一郡軍力,可謂是盤居已久的地頭蛇,生殺大權皆在他手,不走早晚折進去的。
所以趙離憂得到齊和頌報訊后,當機立斷。
可現在,機會來了。
一旦殺死高邵,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盈珠沉吟片刻:“這次出征通宜確實是個好機會,就算不能殺死高邵,也正好乘機離開。”
短時間內,盈珠快速將情況分析一遍。
出征在外,不管干什么都比窩在榆谷這個高邵的老巢方便多了。
能殺死高邵固然好,就算殺不死,名正言順的領兵在外正是率部下脫離的最佳良機。
她將擔心的問題說了出來,“高邵調配整支榆谷軍,他早有預謀,只怕情況會很兇險。”
盈珠娥眉緊蹙,不管怎么樣趙離憂的安全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要反殺高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面對高邵的設的殺局,在危險的戰場上稍有偏差,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價。
“阿珠莫怕,我會小心的。”
趙離憂遠眺榆谷城,這次他非但不懼,反而在平靜冷漠的外表下,早已蓄勢待發。
只是他也心有牽掛,趙離憂說:“阿珠,你和我們一起去通宜。”
通宜作為這次北戰諸蠻的心中據點,它其實是丘銅郡北的一處軍鎮,和榆谷差不多的一座城池。
繼續將盈珠留在榆谷,趙離憂并不放心,這地方是高邵老巢,萬一發生什么他鞭長莫及。
他早已經想好,讓盈珠幾人跟在著大軍后面,一起趕往通宜,到時隱在通宜內,有什么還能一起商議。
大軍過后什么山匪宵小都會避如蛇蝎,盈珠身邊如今人手也不少,路上安全他也能少些擔心。
盈珠略想了想,點頭:“暫時離開榆谷也好。”
至于去處,通宜比較有優勢,其他地方不知根底。
通宜城高池深,以往就算碭縣軍大敗,那些蠻夷也未必能攻破,那里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