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備上魚。
可因為舍不得用油,魚的做法幾乎是清煮,腥味很重,味道自是不怎么入得了口。
但今天的余小花竟然奢侈地做了一道油炸魚……
香味濃郁,老遠聞著都覺得鼻腔里被香氣占滿。
余大媽見大家竟然不識趣,想留下吃飯,頓時臉色大黑。
甚至開始陰陽怪氣地趕人。
要面子的余媽媽推著不管事的余爸爸,帶著兩個小孩,第一個走出余大媽的家。
被大房的人趕出來,面子上實在是不好看。
余媽媽只差破口大罵,并在心中暗自打定主意,等余菡梅回家,一定要好生教訓一頓。
不長勁的,盡給她的生活添堵。
大年三十了也不知道拿些錢回來給她掙面子……
“媽,我想吃肉。”
“我想吃魚。”
余菡梅的兩個弟弟吞咽著口水,眼巴巴地望著余小花家的廚房。
真香啊,他們已經多久沒聞到過這么香的魚肉了?
余媽媽哄著年齡上只相差兩歲的小祖宗:“等你們的大姐回來,咱家想買多少肉就買多少肉,乖啊,咱不惦記人家家里的。”
“不要,我想吃大媽家的。”
“我等不及要吃了。”
聽著兩個半大的孩子站在自家壩子外面要吃的,余大媽看見了也無動于衷。
廚房里忙活的余小花聽到了也當作沒聽到。
她掙這些錢可不容易,供一家人吃喝都不夠,憑什么給堂弟吃?
門外的吵鬧聲依舊。
這時,遠處響起摩的的聲音。
不多時,摩的停在余家的壩子外面。
戴著厚帽子的余菡梅,穿著一件舊棉襖從摩的上走下來。
她雙臉凍得通紅,付了車費錢給摩的師傅,又道了謝。
這才背著一個大包裹,手上提著各種大大小小的禮物袋子,朝自家壩子走去。
很多禮物都是喬靈云帶她一起買的。
幾乎每個親戚都有照顧到,人人有一份禮物。
所謂的衣錦還鄉便是如此。
但余菡梅不想太招搖,便換下了新的棉服,只穿了一件從家里帶出去的補丁襖子。
“大姐回來了。”余小弟第一個看到余菡梅,見她大包小包地提著許多東西,連忙欣喜地朝她撲過來。
余菡梅面上帶笑,朝家人走去。
余媽媽見自家閨女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樂得合不攏嘴,趕緊走上前去接過女兒手中的袋子。
口中嗔怪道:“怎么買了這么多東西?太浪費錢。”
話雖如此說,可臉上的笑容卻是怎么也藏不住。
甚至直接開口招呼還留在余大媽家的親戚。
“我們家小梅回來了。”
“喲,小梅這是衣錦還鄉吧?買了那么多東西?”余小姑眼尖地發現余媽媽手中所提的袋子,瞧著份數不少,該是有他們一份的。
余菡梅還沒來得及回話。
余大媽便從屋子里跨出來,她故意忽略了余媽媽提著的禮物袋子。
而是抓著余菡梅寒酸的打扮說話,先是“呵呵……”一笑,然后才道,“小梅啊,出門打工,還是得對自己好一些,咋地還穿著你小花姐剩下的衣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