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文英的大聲嚷嚷,很快,一屋子的人都走了出來。
除了張家的三個男丁。
大家都擠在了院子里。
張夏蘭眼睛里的淚水瞬間漫延了出來。
除了眉眼顯老的爹媽和大嫂,其他人,張夏蘭是不認識的。
但這不影響她對這個家的思念之情。
顫動著雙唇,朝老淚縱橫的老人“咚”地一聲,就跪下去了。
“爸,媽!女兒不孝,女兒回來看你們了!”
喬國華也跟著跪下。
他沒有媳婦那么濃的相思之情,但被媳婦感染著,也覺得眼眶泛酸。
余老太見此,更是哽咽得不行:“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隨即立馬讓大兒媳去扶夫妻倆起來。
“別跪著了,別跪著了!”一邊說一邊抹眼角的淚。
張老爺子一輩子都希望家庭和睦,所以性子逐漸變柔,此情此景也讓他忍不住落下幾滴淚來。
“蘭蘭,國華,一路辛苦了,快進屋喝口熱茶,暖和暖和身子。”
此時沒人會提二十多年前的事。
張家的三個兒媳都是能干話少的主。
更不會說大姑子的壞話。
在張二舅回來之前,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說了許久的話。
并各自述說了這些年的家庭瑣事。
張夏蘭聽得幾次落淚,尤其是聽大嫂說,媽媽因為思念她,身體幾次變差。
張大嫂黃可君見慢慢拉近了與張夏蘭的關系。
便說起敏感的話題來:“四妹,當年大嫂進家門有幾年了,對你的事情最是清楚,這些年也在家里更是看得很清楚,一大家人,除了二弟對你有些誤解外,其他人都是盼著你能回來的。”
張大舅雖然心思總是搖擺不定。
可親妹子走近家門了,他難道還能搖擺?
所以黃可君才決定早早跟張夏蘭把話說在那兒。
“你大哥這人思想迂腐,啥事都考慮家族顏面,他就沒想過,一家人不和睦,外人看了才覺得沒道理,還談何顏面?所以逐漸的,他也改變了想法。”
張夏蘭的淚就沒停止流過。
當年她恨過,怒過,惱過。
可時過境遷,這么多年過去了,心里所有的壞情緒都變成了對家的深深思念。
哪怕父母哥嫂有再多的錯,只要他們愿意認她,她就高興。
那些錯與不錯的,在她這里都不算事兒。
可以說,她心里已經不覺得他們做錯了。
“大嫂,我都知道,都明白,謝謝你們!”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啊。我去準備晚餐,今天晚上,咱們一大家人,好好地吃吃飯,聊聊天。”黃可君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
跟張玉山那種迂腐、且生活節奏慢的人不是同一個類型。
但可能正因為性格互補,夫妻倆在成婚后的二十七八年來,也很少吵嘴。
相比之下,張二嫂張倚紅就沉悶得多。
她幾乎沒怎么跟張夏蘭說話。
只是聽著張夏蘭和家里其他人聊著往事。
時不時傳出幾句感嘆和笑聲。
尤其是提到喬靈云現在的成就和往事時,一家人都圍在了一起。
超級學霸的故事,聽起來多帶勁啊?
“二嫂怎么不說話?”張夏蘭怕冷落了二哥的媳婦。
張倚紅的存在感低得可以忽略不計。
畢竟是深身夏穎的身影荼毒多年的人,早就對這個家麻木了。
要不是為了兒子,她或許早就過不下去了。
但其實,她也沒有離婚的勇氣。
每天除了死干活,不知道能干嘛。
說話?
她不知道能說什么。
孩子,她只有一個,而且在讀大學。
母子倆很少溝通。
跟張玉良?
一天到晚,可能都沒有一句話說。
“我……”張倚紅見張夏蘭看向她,然后所有人都看向她。
她耳根子猛地紅了起來。
不知道說什么,就夸人,這是兒子跟她說過的話。
“四妹,你……你長得太好看了,我……我一時不知道說什么。”
“……”眾人先是死一般的沉默。
后來大家都哄地笑出聲來。
老三媳婦吳君抹著眼角的淚說:“沒想到話最少的二嫂,也有這么幽默的時刻,瞧,把氣氛帶得多好?”
張倚紅瞬間就感覺自信回來了。
原來她說話會有人聽?
原來她還有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