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夏蘭小兩口忙著找娃,把家里能賣的都賣了。
連兩個女兒都沒時間看,只能放在喬國芬家。
后來老人去世。
小兩口忙前忙后地處理。
家里似乎就沒有順過,一直在出錢,出錢,出錢。
最后又老來得子,卻遇到政策的變化,老四又得罰一大筆錢……
要不是喬靈云突然成長起來,考上名牌大學,又開了公司掙錢,還找回了喬星凡。
指不定現在喬二家早就過不下去,別說當有錢人,就是窮人都當不了。
得餓死。
武市張家人,實在不應該貼著臉上來。
反而是喬國芬過去做的錯事,應該得到原諒。
畢竟,喬國芬帶過喬靈云姐妹,而張家卻沒伸出過任何援手。
周圍人的一句句聲討之詞,讓余老太老兩口的臉色紅一陣白一陣。
更讓張玉山覺得臉面丟盡。
但這次他沒有直接甩臉走人,而是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他站出來,沖大家說道:“這二十來年,我們雖然沒與夏蘭一家正面來往,但我們也沒做過任何一件傷害夏蘭一家的事出來,可那喬國芬是怎么對付我家靈云的?
先是企圖毀了靈云的手,后來更是想直接撕了靈云的高考錄取通知書。
若不是這些事情的發生。
或許我家靈云還能當上高考的全國狀元。
你們這些人,怎么識不清正與邪?
當然,該我承擔的責任,我也愿意承擔。
當初是我說,嫁出云的女兒就如同潑出去的水。
夏蘭她既然選擇了嫁到鄉下,就該承擔選擇的后果。
不應該再與城里的親人來往。
但我父母包括我三弟,以及我妻子與二弟媳三弟媳,經常為這事與我和我二弟討論。
說無論夏蘭嫁到哪里,她始終是張家的人。
嫁出去的女兒并不是潑出去的水,而有了女婿,反而是相當于多了半個兒子,而不是連女兒都一起送出去。
這些年,是我鉆牛角尖,是我認為夏蘭嫁到鄉下,丟了我們張家的臉。
我是家里的長子,又早早當家作主。
父母說不了我的話,做不了主,但他們卻一直在努力地、默默地幫助夏蘭一家。
你們這些外人,不知道內情,就不要在這里瞎猜測。
當那被人使,卻無腦的評論家,不是什么有臉面的事。”
周圍人被張玉山的話罵得面紅耳赤。
這城里人說話一套一套的,竟讓他們無法反駁。
喬靈云更是暗暗給張玉山豎起了大拇指。
她這個大舅真是不鳴則已,一鳴就驚人啊。
無腦的評論家?
這罵人罵得太有水準了。
評論家啊……還是一頂挺高的帽子呢。
而一旁的喬國華,聽著張家人把他當半個兒子看的話,眼眶不自覺就紅了。
其實還真如張大舅所說,張家一直在默默幫助他們。
只是夏蘭要面子,根本不愿意接受他們的幫助。
張家人當初雖說要跟夏蘭斷絕關系,可在嫁妝是,是給得極為大方的。
家具都是難得一見的好木材……
喬國鳳更是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畢竟,正如張家大舅所說,她姐曾做了傷害喬靈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