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用槍,讓您見笑了。”秦谷雨有些不好意思。
“無妨,小姑娘家家的,拿個槍確實不好使喚。從前讓妲姆挑的時候,就嫌棄槍太長,不好攜帶,于是選擇了弓箭。”周叔叔是個情商高的,一點都沒有讓秦谷雨感到難堪。
不過,要秦谷雨說,弓箭其實也挺累贅的,萬一箭射光了,這個武器基本上也就廢了。如果非要讓她選一樣武器的話,秦谷雨倒是愿意選擇匕首。
好巧不巧,武器加上居然真的有一把匕首。
秦谷雨不由自主的拿了起來。
《左傳》中有"射中楯瓦……匕入者三寸"的說法。所謂"匕首'',即頭象匕的短劍。匕首是傳統的生活工具和兵器,遠在石器時代,人類祖先就用玉石磨制匕首,也有用動物的骨或獸角(如羚羊角)制作匕首。商代后期至春秋戰國青銅匕首盛行,制作工藝精良,特別是北方游牧民族,我國考古出土實物很多。據考證,匈奴人稱匕首為"徑路"奉為兵神,有殺俘血祭的宗教習俗。
而這些匕首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徐夫人匕首了,就是荊軻用來刺殺秦王的那把。具體長什么樣子,秦谷雨沒見過,不過眼前這把匕首倒是可以端詳端詳。
這把匕首樣式古樸,只有刀柄上有一點點簡單的花紋,看起來像是圖騰一般,只是,恕秦谷雨眼拙,看不出這圖案里邊畫的是什么。
這匕首,整個刀身都裝在一個不知道什么動物皮制成的套子里,秦谷雨把匕首拔出來一看,刀鋒雪亮,寒氣逼人。
“如果讓我選,還是匕首更適合一些。平素里與人為善,無需動刀動槍,萬一真的有了打的沖突,不是你死就是我往,血流五步,只求一擊即中,能達到這個效果的,恐怕非匕首莫屬了吧。”
“這個說法倒是新奇,”周世源是個武人,用任何武器都是為了進攻,取得勝利,倒是從來沒有想過,單純地用武器防身。不過,轉念又一想,小雨姑娘和秦夫人一行三人,奔走在去京城的路上,一路自然是低調趕路為好,萬一有什么事情,一把匕首短小精悍,既方便攜帶也能起到防身的作用。確實是再適合不過了。
“你說的很有道理,匕首其實和劍一樣,容易隱藏,因此常常作為此刻的兵器而存在。”周世源看到秦谷雨對匕首起了興趣,也就想起了關于匕首的一些故事。
“歷史上,有一個權臣把控朝政,當時的皇帝不甘心做傀儡,一直怏怏不樂,早有滅掉他的心思。有一次,皇帝生了皇子,這個權臣前來祝賀,皇帝就把護衛埋伏在大殿東邊的走廊。當這個權臣就坐時,衷心于皇帝的侍衛們就‘抽刀而至’。”
看到秦谷雨聽得認真,周世源也沒賣關子,直接講了下去,“權臣立刻用座椅抵擋。正好,皇帝的膝下藏著一把短刀,他就拿起來,一手刃之,結果就把權臣及其兩個二字都殺掉了。而,另一個典故里邊,有人報殺父之仇,‘密袖白刃刺殺之’,里邊用的也是匕首,”
“原來,匕首還有這么多典故,真是受教了。”秦谷雨向著周世源深深一揖。
“還是您懂得多,我只是亂講而已,其實,匕首我也不會使用,周叔叔不要笑話我才好。”秦谷雨回過神,又羞赧一笑。
“無妨,如果小魚姑娘愿意的話,我可以簡單的教你幾招,也算是你之前這番見解的贊賞吧。”
“那就太感謝您了!”秦谷雨一向都秉持“學到就是賺到”的精神,廚藝如此,武藝更是如此。周叔叔如此的慷慨,愿意傳授,秦谷雨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