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們兩個,先不要鬧了。”
白華嘆息的在兩人頭頂輕拍了一下。
星野鈴立即就不說話,擺出一副乖巧的姿態正坐。
布施翠有些委屈的,用白華的袖口擦去淚水。
“既然翠想聽的話,那就一起吧,今天過來,是想告知鈴,以后的計劃與變化。”
緊接著,白華緩緩敘說起來,而兩個孩子,十分認真的傾聽。
雖然經歷了許多苦難,但不得不承認,部分被詛咒之子已經以起始者的身份融入了人類社會,可即便如此,處境也十分的艱難。
大多數人都畏懼、嫉妒、敵視、歧視被詛咒之子。
原因很簡單。
因為對普通人來說,被詛咒之子無疑是異類的,那不屬于人類的力量便是最大的異常。
感到了差異,因此,產生了畏懼。
而被詛咒之子的強大力量與驚人自愈能力,在亂世之下,是生命最有力的保障,大多數人會怎么想?
憑什么你們擁有強大的力量,而我們面對原腸動物,就只能等死?
因此,產生了嫉妒。
和被病毒感染者一樣,病毒會改變基因,從而化為原腸動物,但不同的是,被詛咒之子與病毒先天融合,出生便攜帶病毒,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就被感染了。
一旦體內病毒侵蝕率超過50%,就會化身為真正的原腸動物。
即便再怎么像人類,也有變成怪物的風險。
換而言之,每一個被詛咒之子,都是潛在威脅。
因此,產生了敵意。
也是因為這樣,每個孩子都背負著悲慘的命運,從而產生了歧視。
這些,便是人類對孩子們的態度極為惡劣的理由。
沒錯,其中沒有一項是出于憎恨,只是表現的形勢更像是遷怒性質的憎恨一樣。
人類真的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嗎?
——不!
其實人類很清楚,沒理由去針對孩子們,如果只是因為這些原因,就顯得太過丑惡,于是,他們給孩子們冠上一個莫名需有的罪名——‘詛咒’。
然后將自己的行為包裝成‘遷怒的憎恨’,‘真正針對的’是原腸動物,以此來發泄不甘。
說到底,這是人類擁有截然相反的兩張面孔,一張面容綻放光輝,另一張面容則會吞噬光輝。
‘惡’是天性,‘善’是人性。
但在世界末日的空前危機之下,人類無法得到正確的引導,大多數人所表現出來的,自然是天性而非后天形成的人性。
也就是說,從‘被詛咒之子’誕生的一刻起,之后的事態自然而然的會發展成這樣。
此乃必然。
緩緩道出這些,白華嘆息一聲。
兩個孩子亦是面色黯然。
“其實,你們是最無辜的,在什么都不懂,完全不通事理的情況下就必須面對如此的殘酷。”白華輕撫著兩個孩子的頭頂。
孩子們的愿望很簡單,有一口飯吃,能生存下去,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