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在哼什么啊?”
正在享用美食的鄭書笙也被書呆子這一奇怪的舉措給吸引住了。
之前在翰墨軒,因為人有點多,因此早已被餓得肚子空空的她根本就沒好意思放開肚子吃。
現在好了,到了醉香樓,竟然還有免費的酒食享用,因此她即刻又開始大快朵頤,誰知她還沒吃上幾口,旁邊那書呆子竟然拿筷子敲打起桌子來。
挺影響食欲的!
不過還別說,他嘴里所哼唱的那奇怪的調子,好像還蠻好聽的,因此她停止了咀嚼,好奇地問了起來。
“當然是準備拿賞的曲子啊。”
鄭經理所當然地回道。
聽起來信心十足,賞金非他莫屬。
其實這是必然的。
換做是別的穿越者,可能想拿這個賞金還稍稍有點難度,可鄭經作為一個古文學和古文化領域的博士,在這個還沒到唐宋,有著大把傳世作品可剽竊的世界,若是連這個賞都拿不到的話,那他干脆找塊豆腐撞死得了。
當然,難度也還是有的,那就是他必須得在海量佳作里,選取出一首適合參賽的作品來。
這還真是很有難度。
為啥這么說?
原因就在于花魁大賽的比賽流程。
在此之前,他已經問清楚了宋財,按比賽的規矩,花魁大賽的第二輪比賽,比的是伶人的文學詩畫才能,而給每位參賽伶人的展現時間就半柱香,也就是大概十五分鐘的時間。
那么伶人會如何充分利用這半柱香的時間來充分展示自己?
方法通常有兩種。
方法一,現場填詩作畫。
也就是說,把一首詩詞新作,以現場畫畫的方式把它給展現出來。
這種方法,既能展示伶人所獲得的詩詞新作,又能把伶人畫畫寫字的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可謂是上上之選。
不過問題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在半柱香的時間里,伶人能畫出一副完整的畫,并讓在場的文人士子們廣泛認可?
這難度實在是太大。
因此,按照以往的慣例,絕大部分的參賽伶人會明智地選擇第二種方式。
第二種方式,是現場填寫詩詞新作,并用音律的方式來展現它。
毫無疑問,這第二種方式,能同時展示參賽伶人在書法、絲竹、唱功這三方面的才華不說,還能在半柱香時間內準時完成,不存在完不成的風險。
但難度也是同時存在的,那就是這種方式,短詩不行,必須得是固定格式的長詩或詞,那樣才能吻合現有的韻律,否則的話,就得安排人去創作新的韻律,那樣難度更大。
現在難住鄭經的就是這一點。
眾所周知,唐詩宋詞,詞這東西,是在宋代才發展到巔峰期,并且稍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每一首詞,都必有一詞牌名,而詞牌這東西,放在古代就是固定的韻律,也就是相當于樂譜那東東。
那么問題來了。
在這個世界,雖然歷史拐了個彎,沒有了唐宋,讓鄭經有了大把的剽竊空間,可問題是因為沒到唐宋,現有的固定韻律也實在是太少太少。
在此之前,他還刻意問了一下擅長音律的鄭書笙,她所能想得出來的固定音律,也就是曲名有哪些。
“虞美人,蘇幕遮,醉花陰,蕉葉怨,念奴嬌,天仙子,浪淘沙,踏沙行,臨江仙,浣溪沙,清平樂,蝶戀花,采桑子,青玉案……”
鄭書笙倒是報出了一長串,其中大部分,還是曾經那個鄭經在學習六藝時,由老師教過的。
可問題也還是存在,那就是鄭經所熟悉的那些詞作,大部分都是唐宋之后的變體,并不完全跟跟現有曲名的韻律相吻合。
也就是說,他想賺醉香樓的這一百兩銀子懸賞,不僅得把合適的詞作給剽竊出來,還得把相匹配的韻律給弄出來。
這可是真是為難鄭經了,詩詞他知道的很多,音律方面卻不是特別精通,就算知曉一些,那也是另一個世界的現代音律,以及原來那個鄭經,在中了秀才之后所學的這個世界有限的音律,遠遠談不上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