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澄的靈臺之外也有這樣一層硬殼,只是比靈動期更為剔透。
方怡在修行年月上,遠于顧明澄甚多,靈力轉換真元不足,修為上不去,照理說該與顧明澄差不多。
或許因馭靈道獨特的道心,那層殼呈現為薄而寂滅的黑色,仿佛一面密不透光的鏡面。
攝意訣一觸即離,那一瞬,以梟的神識靈感之強,亦未能察覺,鏡面后一雙同樣漆黑如墨的眼,微微啟開一線。
梟窺視后撤了術法,心下有了大致的輪廓。
難怪如今的筑道初期,神識弱到如此地步,只能當作五感外放的耳目使。
若說這是為守護修仙之人不為邪魔宵小覬覦,妄行奪舍之力,為何未入道如景琛,也有“守道”加持
道心碎則人亡,這普天功德,守護的并非人,而是道心。
上古時,世間大道萬萬千,俯首可拾,如今卻成稀缺資源,被圣山牢牢把控。
那么,這所謂“守道”,是如何加諸在每一個修仙者身上的
他手中把玩一小塊青璃,聯想到景玉樓私自修出靈臺,心中略有所悟
修仙者獲取靈氣,幾乎完全來自靈石,或許這正是癥結所在。
青璃在貓兒鼻子前晃了一下,隨后拋向遠處。
修辛極爭氣,像惡犬見了肉骨頭,撒足狂奔追去,橘色身影消失在寂靜夜色中。
梟的視線也凝視那片黑暗,腦海中浮現魔淵下窺見的至明火。
光與暗對立相倚而存,永恒不滅,是為四方真理。
“二位慢走,不送。”
太子起身一禮,揚長而去。
步下朝陽臺,口中打了個清脆的唿哨,大橘撒歡奔回,在他腳邊蹦跳討好,全然不顧自己是只貓,長尾搖得歡快。
顧明澄如此精明之人,對太子之前的小動作全無察覺,反而是方怡眼中迷茫散去,下意識摸了摸腦門兒。
馭獸和丹器兩道,卻是因道心的特異,鉆研技藝的同時,靈感一向更勝同階修士。
尤其靈宗這一系,馭獸術并非只是單純馴服妖獸之法。
這世間不止妖靈、器靈,人之三魂七魄,同樣以命輪為根基。
當世只有馭靈道,主修神魂,方怡于神通道法上平平,靈感卻極其敏銳,這時心頭生起古怪誰偷窺我
這一絲警惕落在他不著調的性子,此刻突發奇想,拔腿追上前面的背影
“我知道了,陣法是你畫的,你通曉馭靈術”
顧明澄趕上方怡,兩人一道追進太子的清暉殿。
“你能看懂仙篆文”
太子博覽群書,連靈骨煉刃那么大的造化都有,再添這一項,顧明澄此時有幾分信了方怡那番論調。
南明朱雀在上古時,可不僅僅是與通幽圣人比肩,碎塵遁虛,那是堪比先圣的化羽境。
莫非妖皇遺脈,真有世人無從知曉的傳承。
兩位仙人死乞白賴非要跟進來,太子只得吩咐瑁鼓上茶,引著他們到偏殿就坐。
見了滿殿高及頂梁的書架,顧明澄不佩服都不行。
書案上有一整套修仙典籍,從靈修入門五千言,到符法經略詳解、靈鑒玄經、通丹錄、將器譜,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