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熊想了想說道:“父王手里是不是有一本正藍旗的四十二章經?”
吳三桂點了點頭,說道:“之前正藍旗旗主嘉坤和我一起攻打云南,嘉坤沖陣時不幸中箭身亡。他的遺物都是我處理的,這本四十二章經只是一本佛經,我當時以為不重要忘記交給正藍旗繼任旗主,這些年也沒見他們來討要,我也漸漸忘記這件事,直到今天洪安通說了四十二章經的事情我才想了起來。”
吳應熊說道:“父王把四十二章經給我。”
吳三桂順手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四十二章經遞給吳應熊。
吳應熊接過四十二章經,書房里并無兵器,又吩咐吳生平去拿了一把小刀過來。
吳應熊拿著小刀小心翼翼的把經書封面的紅邊拆除,吳三桂和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都圍了過來看著吳應熊的動作。
吳應熊在把經書拿在手里,向下抖動,藏在經書封面的羊皮碎片都都抖了出來。
吳三桂和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看著都有些驚訝,吳三桂等人檢查了一下羊皮碎片,吳三桂說道:“這似乎是一幅地圖的殘片,難道這就是四十二章經里藏著得秘密?可熊兒你怎么一下子就發現了?”
吳應熊點了點頭說道:“韃子又沒有什么文化底蘊,既然秘密藏在四十二章經里,以韃子的粗鄙,大概也就只能藏在經書書封面里了,總不能指望以韃子的文化水平還能弄個文雅的方式藏在經書的內容里吧?”
吳三桂和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聽完面面相覷,隨后都深以為是的點了點頭,劉玄初向吳應熊說道:“世子的智慧真讓我自行慚愧啊!不過這四十二章經里真的藏著地圖,難道真的指向滿清的龍脈?”
吳應熊內心翻了個白眼,我不一定有你聰明,只是我知道劇情而已,想了想回答道:“如果真的有龍脈,滿清的皇室怎么會把秘密交給其他七旗?肯定是只會握在自己手!四十二章經一說,我剛剛又向蘇荃詢問了一番,此事滿清準備入關之前就有傳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只是藏著一批金銀珠寶,應該是當年韃子想著若是入關后戰敗以此作為翻身的資本。只是韃子入關后一路順風順水,不知道怎么就傳成了龍脈,不過韃子入關以來雖然立了朝廷,不過這些年花費也頗大,這些寶藏現在我估計也應該被取得差不多了!”
劉玄初聽完點了點頭,贊同道:“小王爺雖然沒親眼所見,不過小王爺推測的應該沒有錯。”
方光琛、吳國貴也點頭同意。
吳三桂說道:“那四十二章經的事情就不用再議!其實今天叫三位先生來還有一事相商。”
劉玄初說道:“不知王爺還有何事?”
吳三桂說道:“我平西王府在云南修養生息已有兩年,永歷皇帝現如今逃到緬甸也有兩年的時間了!不過永歷帝的事情總該有個章程才好!最近緬甸國王莽達喇派遣使者來到昆明,提出以交出永歷帝讓我平西王府跟緬甸軍合攻李定國、白文選的軍隊,三位先生如何看?”
吳國貴說道:“永歷帝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到云南,更愚蠢的是一到緬甸居然不等著跟李定國和白文選的軍隊匯合!永歷帝到了緬甸被手下奸臣蠱惑居然試圖接觸緬甸國王以獲取優渥的生活,反而一行人被莽達喇所圈禁以此脅迫李定國、白文選不得輕舉妄動!”
方光琛也說道:“永歷帝雖然是個蠢蛋,不過李定國、白文選卻是厲害的緊,這二人這兩年一直在云南、緬甸的邊界孟璉(云南瀾滄)招兵買馬,以圖在起,卻是個禍害!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王爺應該以方便跟緬甸方面委以虛蛇,另一方面應啟奏朝廷要錢要糧要兵!盡早解決了李定國個白文選才是!”
劉玄初說道:“話雖如此,不過清廷這些年來連年征戰,兵力、物力、財力嚴重不足,而且上個月小皇帝才剛剛登基,雖然先帝曾名言平西王府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可是只怕朝廷現在根本湊不出錢財進軍緬甸啊!”
這兩年吳三桂這兩年在云南降低賦稅更沒有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在云南收獲的錢財不多!平西王府之所以還沒有財政赤字,一是因為滿清朝廷會撥下大筆的銀兩,二是因為有著之前吳三桂在各地征戰搜刮來的大批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