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飚自然把大漢王國的發展看在眼里,他相信其他國家的國君也能看到,難道他們就不想照搬大漢王國的發展模式嗎這怎么可能會不想呢,他們是做夢都想照搬大漢王國的發展模式,只是他們要實施大漢王國的那些新政,整個朝廷的大臣都會反對皇帝的決定,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朝廷大臣基本上都是出身于世家門閥,他們與其說是帝國的大臣,倒不如說是世家門閥在帝國朝廷的代表,他們代表的首先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只要帝國的利益是對自己家族利益有損害的,那么他們就會反對這樣的政策。
這幾年,南方四國的國君都在有意識地打壓自己國內的世家門閥,那些世家門閥的反應很激烈,畢竟天下出現了一個葉桓這樣的異類已經足夠讓他們心驚膽戰的了,現在看到林飚他們也想有樣學樣,世家門閥怎么可能忍受得了呢自然是反應激烈了,這也是這幾年四國內部會變得越來越動蕩的最重要原因。
最后還是林飚他們妥協了,再這樣搞下去的話,整個國家將會不復存在了,這就導致了他們四國國內的世家門閥變得更加囂張了。
東齊帝國皇帝,南楚帝國皇帝,草原王國的大可汗,魏國的國王,這四個可不是簡單的人,他們四國在邊界上的小規模戰爭可是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那些參與戰爭的將領都是出身于世家門閥,這是四國國君有意識地削弱世家門閥對軍權的控制,反正就是消耗那些世家門閥出身的將領,大力提拔寒門子弟將領,還有那些中小型的家族,特別是對皇室忠心耿耿的小家族。
使用寒門子弟、中小型家族可制衡那些世家門閥,可以說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有一國之君在其中拉偏架,那么效果就更加好了。
對于東齊帝國內部的這些情況,諸葛家父子倆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不過今天他們父子倆在書房里商議的東西并不是因為這些事情,而是皇帝林飚讓人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密旨,沒有書面圣旨,只是一個口諭,皇帝林飚讓他們派出艦隊去護送德川商會回東瀛島,不過他們直接拒絕了,使用的理由就是東方軍團的艦隊里面戰船基本上都是年久失修,不能出海,只能遺憾地不能遵皇帝旨意了。
想著憤怒不已回神都的的那個太監,諸葛明的臉上就帶著幾分擔憂“爹,我們是不是有點太不給陛下面子了”
“呵呵,明兒,不用擔心,我們的那個皇帝陛下雖然心胸不怎么寬廣,但是他對我們的拒絕應該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了,而且我認為這次只不過是他的一次試探罷了,成了自然可以削弱我們諸葛家的勢力,不成的話,他也沒有什么實際損失,只不過他心里已經更加恨不得鏟除掉我們諸葛家。”
諸葛文,也就是原北漢帝國的定遠侯,現在也是東齊帝國的定遠侯,沒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慮,東齊皇帝林飚并沒有改變諸葛文定遠侯這個爵位名稱,他臉上的表情顯得很平淡,并沒有因為被皇帝林飚的嫉恨而擔憂。
聽完父親的話,諸葛明臉上的擔憂之色變得更加深沉“爹,你就不擔心陛下下定決心來派出大軍來鎮壓我們嗎”
“呵呵,他沒有那個膽量。”
諸葛文輕蔑地呵呵一笑,接著他說道“明兒,你要知道我們的這個陛下是最自私之人,任何可能會造成對他的生命安全或者是他的統治有一丁點威脅的事情,他都不會去冒險的,如果是以前天下和平之時,他的這種性格可能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但是現在整個天下風云變幻,進入大爭之世,他的這種性格注定會失敗的。”
說道這里,諸葛文停頓了片刻,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臉上帶著幾分深沉,他問自己的兒子“你覺得誰或者哪個國家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