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京城里的權貴世家和大臣們都知道了皇帝李勇已經駕崩,然后擴散到了整個京城,整個京城里的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了皇帝駕崩的消息,不過京城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老百姓還是要等官府的命令的,大家都知道皇帝駕崩娛樂嫁娶都要禁止一段時間。
現在操辦皇帝葬禮流程的肯定是由內閣來主持的,主要主持人就是禮部侍郎杜威,皇帝的葬禮流程肯定是很繁瑣的,各種流程簡直可以把人逼瘋,內閣六個大臣,也就是六部尚書開了半個時辰的會議,還沒有拿定注意,還有很多細節他們也不知道怎么決定,最重要的是內閣沒有了首相和副相,他們的權利是平等的,誰也不服誰,最后無奈他們只好請示在康平殿側殿休息的李天,但是他也有很多東西不懂的,他命令武安侯劉莽和宜國公張凡兩人到內閣跟六個尚書一起決定皇帝的葬禮流程。
鐘凡在皇宮外面接到了太子李天的命令,他趕緊來到內閣辦公的屋子里,劉莽他們已經在等著他了,他也沒有廢話,坐了下來,八個人很快就開始了開會,有很多東西鐘凡和劉莽就可以決定,六個尚書看到有這兩位大佬在前面頂著,那么就算出了什么意外,他們也不用擔責任了。
內閣商量好了皇帝的葬禮流程,就開始操辦起來了,首先就是把皇帝的鹵簿、大駕全部設齊,對皇帝大殮后,講大行皇帝的梓宮放在了康平殿,伯爵以上的高級貴族各自回家進行齋戒三天,官府所以的大臣和官員都要到本衙門宿舍中集中住宿齋戒三天,不許回家,至于閑散官員,集中到禮部的宿舍齋戒三天。
其次齋戒期滿以后,所有的官員貴族都不準作樂,禁止喪服嫁娶活動,在京的軍民百姓要在二十天中摘冠纓、服素縞,一個月內不準嫁娶,一百天內不準作樂,一個月內不準屠宰,一個月內不準搞祈禱和報祭,京城內自大喪之日始,各寺廟和道觀鳴鐘三萬次。
第四天,內閣要在康平殿舉行頒布遺詔儀式,其實這個遺詔是內閣和劉莽、鐘凡幾人炮制的,畢竟皇帝李勇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死的,哪有什么遺詔,反正李天也已經是太子了,內閣寫一份遺詔還是很簡單的,而且傳國玉璽已經被李天在秦毅的房子里找到,現在由他掌管著傳國玉璽,他現在可以名正言順地登基即位。
還有就是皇帝的靈柩在康平殿停留七天后,第八天就要舉行下葬儀式,到時全京城的上了品級的官員和貴族都要來上香拜祭,還有就是送葬的隊伍等等,這些都要提前安排好,到時不至于手忙腳亂,至于皇帝的陵墓早在皇帝剛登基之時就已經開始建造了,一直建造了二十幾年,這才在幾年前造好,皇帝的陵墓都是這樣建造的,要不然等到皇帝駕崩之后再建造的話,那么皇帝的大行等到變成骨頭陵墓也來不及建造好的。
最后是官府的皇帝訃告公文向全國公告后,官府還要向周邊的國家派遣使節送訃告,當然,路途遙遠的國家就直接送到京城里的這個國家使館里面就行了,也不用派遣使節送到它的國家去了。
.....
“殿下,您該換上衣服了。”阿財進到側殿,看見太子李天還跪坐在坐墊上發呆,他趕緊提醒太子,讓他換上麻衣,他要去康平殿為皇帝披麻戴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