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人為什么會有空虛寂寞冷的感覺?
這是個很有深度的問題,如果不具備非常豐富的知識儲備,短時間內未必能得出準確的答案,因此他只能試探性地和陸先生去交流。
“很好,你立即能想到這一點上,說明你的知識儲備還是不錯的。”
陸先生立即又夸了他一句。
但這只是開始,他又追問了一句:“那你又怎么理解精神境界的高度這一概念?”
沈默立即就頭疼起來。
按照哲學的定義,我們所處的世界分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其中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精神世界屬于主觀世界。
對于一個人來說,他的精神世界指的是他的內心世界,是其意識活動及其活動結果的總和。
而陸先生所提的精神境界高度這一問題,就是與精神世界有關的。
精神世界的問題向來就沒有簡單問題。
或者說,哲學領域的概念向來是不簡單的,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往往就有很深的延伸,沒有足夠豐富的知識儲備很難解釋清楚。
就好比精神世界這一哲學定義,就包含三大要素、四大層次、九大領域,這三者之間還存在著包容、交錯的關系,就算學哲學的專業人士,也很難詮釋得讓所有人都認可。
沈默只能硬著頭皮去回答這個問題。
“從精神世界的定義來說,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高低,是由精神層面及其所包含的審美領域、信念領域、信仰領域和理想領域來共同決定的,但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高低,與其它兩大要素也有較大關系。”
按照精神世界的定義,其構成被分成了三大要素。
第一要素是由心理層面和認識層面的各大領域所共同構成的能力素質部分。
第二要素是由倫理層面及其領域所構成的道德品質部分。
第三要素是由精神層面的各大領域所構成的精神境界部分。
如果嚴格按照哲學的定義來回答陸先生的問題,沈默其實指需要把第三要素表述出來。但很顯然,對于這個問題他還有一些屬于自己的看法。
“為什么這么說?”
陸先生果然揪住問題不放了。
“在我看來,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其實是跟其能力素質部分及道德品質部分都有很大關系的。”
“比如說心理層面的認知領域和意志領域,認識層面的思維領域,都與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高低有很大的關聯。”
“再比如說,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再高,如果他倫理層面的道德領域這塊有問題,那他的境界是否高也值得斟酌。”
沈默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他這一觀點,與哲學中對于精神境界的定義是有所沖突的。
因此,他一說完后,稍稍有點忐忑地看著陸先生。
這并不是他認為自己的觀點有錯,而是因為陸先生的高度有點高,他打心眼里不愿意被他批。
“很好!”
陸先生竟然向他豎了一個大拇指。
“先不管你的觀點正確與否,你能針對哲學的觀點有自己獨到的思維,說明你并不是一個人云亦云者,這一點是我非常欣賞的。”
他又補充了一句。
這讓沈默稍稍有點飄。
能被心理學大師所夸獎,這絕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只是他不明白陸先生為啥特別認可他這點。
陸先生希望自己有獨特的思維?
正當他有點飄飄然,又處于思索狀態時,陸先生又開口了:“你很好奇我為啥特別欣賞你這一點對不對?”
沈默:“……”
又是可怕的讀心術!
不過在三番五次之后,他已經慢慢習慣了。
沈默用力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