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易道:“如果,半個月前,你這般條件,別說是一把刀了,就是我這顆腦袋,你都可以摘了去了。”
“只是可惜,我現在已經不是過去的胡易了,我是守刀人。”
“我師傅對我恩重如山,我既然已經答應了師傅,兒女情長就必須要放下了。”
“而且,就算是我肯把刀交出去,這些個神仙就能放過我了?”
譚浪道:“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能呢?”
胡易道:“試試?”
他突然就笑了:“你卻是說的輕巧,感情不是你的性命。”
“你可知道,這些年,死在我守刀人手下的神仙佛陀有多少了吧。”
“不說道教地府,只是這佛門尊者。”
“四大金剛、五方佛,十大弟子,十八羅漢,十八伽藍,二十諸天,金頂大仙、阿儺、伽葉,婆羅門教諸神,大梵天、濕婆樓陀羅、雪山女神杜爾迦、婆羅八部,單我師傅就殺了五百之數。”
“我師傅死了,這帳自然是記到了我的頭上,你認為佛門會放過我?”
譚浪也笑:“聽你這么說,確實是不大可能會放過你。”
胡易道:“你還想讓我試試?”
譚浪道:“是的。我還是想讓你試試。”
胡易就大笑:“我憑什么聽你的?”
譚浪正色道:“就憑我把你當朋友。”
胡易道:“你把我當朋友?我和你什么時候成了朋友?”
“你和我喝花酒的時候,我就當你是朋友了。”
“那時候,你別有用心。我實在很難相信你。”
譚浪搖頭:“所以我說你想不開。”
“這交朋友,哪里又有那許多的肝膽相照?又有幾個不是別有用心的?”
“朋友分兩種,一種是與自己沒有利益糾葛的,我把它稱之為知己。”
“另一種是出于一定目的,你結交的某些人,并盼著在關鍵時刻可以派上用場的棋子。這種朋友,我更習慣稱之為“人脈”。”
“知己,是用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
“知己,不論你開心還是悲傷,你都可以去找他訴說,他會安慰你,會幫你出主意,會給你撐腰,會做出一些讓你覺得舒服的事,會讓你覺得有人關心我、在乎我、懂我。”
人脈,是用來鞏固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的。
“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所有人都樂在其中嗎?”
“當然不是。但他們卻仍然笑臉相迎、勾肩搭背、說些違心之言。”
“而很多人之所以發展人脈的根本原因,源于一句話:你的價值,永遠都是由別人決定的。”
“不管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宅農夫小販,你都一定需要通過,來換取賴以生存的金錢。”
“這些個過程里,總是會有一些聽著好聽得身份來完成交易。比如朋友,比如親人,還比如,師傅。。”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師傅為什么會選擇你作為傳人?”
“你師傅是什么人,我并不知曉,我也并不感興趣。但是,他既然選擇了你,就說明你有價值。或者你天賦異稟,或者米人品出眾,或者他別無選擇,而你又恰逢其會。”
“總之,他不可能天生就是你師傅。”
“他出現了,把你帶進了一個如此大的漩渦里。嘿嘿,你的師傅果然對你恩重如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