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說了,”武去疾無禮打斷,反問道,“少執戈,夏家天下,已經沒了,你當真以為東郭五弦和兩位小王子能鎮得住虎狼?”
江月嬋一怔,不知如何作答。
武去疾又指著子修鼻子唾罵道:“他,身為夏家苗裔,卻心心念念著華胥,這種人,不值得我武家一門死絕。”
子修慘笑一聲,道:“武去疾,你知道為何我老子子蘭也好,姜北臣也罷,都沒和天子少鼎交代過我身份?”
子修自問自答,說道:“姜北臣說過,人之初,性本惡。沒有誰天生就有大才、大德。就拿我夏人來說,我曾祖太鼎,什么人?下戎人,野蠻粗鄙,因為自小就在華胥長大,接受華胥教育,所以才有大德;我祖父少鼎,自小也隨祖父姜姬在華胥蒙學,一直到青年才返回夏邑;當初姜北臣愿意扶持我父親仲康,而不是太康,為何?因為太康自幼在上戎部落長大,生性頑劣,已經塑型;我父親仲康出生不久,自小就由姜北臣培養,這才有大才;再說我兄長少康,他本該熬到祖、父兩輩老去才該加冕,奈何匆匆繼位,所以沒有約束,難免荒唐;最后說我那兩位侄子,都還小,日后有我老子子蘭調教,未必不是明君。”
子修總結道;“從來沒有什么天潢貴胄,不過是投了個好胎。就拿我來說,在華胥豢龍學宮,幾位官師都是德才兼備的人物;在夏邑學宮,我老子子蘭又是天下最有名君子。就是頭豬,天天在這兩間學宮聽課,也該開口說話吧?”
武去疾沉
(本章未完,請翻頁)
默良久,徐徐說道:“你說得有道理,只是,兩位小王子以后想真正繼位,難啊。你也是夏家苗裔,有自由之城、烈山嚴家和我夏汭支持,順理成章中興夏室更合適。”
“不難,有我老子親自調教,想不成明君才叫難,”子修想了想,改口說道,“況且,不是還有我嘛。”
武去疾露出希冀神色,子修只好說道:“我是他二人叔父,自然會幫襯著兩位侄兒。當然,前提得是就算不能成為華胥帝君,也得在華胥位高權重。另外,月嬋姑娘代表自由之城,她也可以表態,自由之城,將會是夏家天下的堅實屏障。”
江月嬋對子修感激萬分,連忙表態:“其實子修是我們自由之城少城主,他完全可以代表自由之城。”
子修詫異江月嬋的態度轉換,以前可對自己這個少城主千般抵觸來著。想必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要是請不到歐匠,自由之城還在不在都得另說。
其實武去疾已經被子修說服,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但總比沒有答案好。
武去疾咬牙問道:“必要的話……”
“我會回歸。”子修知道武去疾的意思,給出他想要的答復。
“好,有你的承諾就夠了,”武去疾點頭,說道,“歐匠借你了,另外借你五十名銅匠,只借半年,你那些酬勞也不必了。”
江月嬋心知肚明,恐怕剛才子修也私自出了不少酬勞。
眼下子修答應武去疾的條件,何嘗是自愿的?他要是愿意,老舟子也不必一路和他嘮叨。
江月嬋這回沒道謝,只有乞丐才將感激掛在嘴邊,一文不值的客套話。她暗自記住這份人情,思忖著該怎么還。
武去疾先去操練軍士,準備晚上再招待子修,順便安排借人之事。
了卻心事,子修提議道:“月嬋姑娘,在夏汭休整兩天,我辦件事,然后就回去,如何?”
江月嬋自然沒意見,畢竟能順利請到歐匠,這一趟已經值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