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是這些來參加翡翠公盤的人不喜歡全賭的原石,而是前幾天他們要去搶明料或者是半賭的原石。那些沒有搶到理想翡翠的商人就會在公盤的最后幾天,瘋狂賭石,同時還有那些在半賭之中虧了的二道販子,他們也會參與進來。
任誰都不會在明料和半賭里面獲利太多,所以云越直接就來到全賭區,在競爭少的時候,也方便買下自己看中的翡翠原石。
云越看完公告牌,就裝模作樣地拿出一個強光電筒,其實他完全是多此一舉,場地內沒有任何一個人注意云越,連看他一眼都覺得是浪費時間。
沒有人去關注云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網紅小子。既然沒有人注意自己,云越索性收起強光電筒,拿出一個小筆記本,開始巡場。
一邊巡場的云越一邊用天眼觀察原石里面的情況,如果有原石的顏色和水種好點,云越就會蹲下來,仔細地用天眼看看,如果有購買價值,云越就會把這塊原石的編號記下來,用一些特殊符號注明這塊原石的里面翡翠的種水和顏色等信息。
云越看中的第一塊原石是1414號,是快抹崗原石,其皮較粗,皮色灰黃。抹崗原石水與底均較好,裂紋少,為綠或滿綠夾顏綠之高翠品種,很少含雜質,玻璃底較常見,但產量少。
這原石到是塊玻璃種,塊頭也大,達到了三十四公斤,但這塊翡翠無色,完全是全透明的哪種。
有種水而無色,也難上大價。無色玻璃種有什么意思?不知道的還以為您帶的塊玻璃吶。這也是無色玻璃種翡翠價值不是非常高的原因。
無色的玻璃種翡翠明料,市場價也要根據品質來判斷,比如要看翡翠里面有沒有雜質,有沒有瑕疵,有不有白棉等。質差一分,價差十倍,這絕不是一句空話。
翡翠的質量不同,價格相差懸殊,業內有句行話稱:「色差一等,價差十倍」,而影響翡翠質量的因素,并不僅僅是色,還有種、水、底、裂等說法。
一般來說,顏色純正、質地細密、透明度高、無雜質、無裂痕的翡翠為上品,價值連城,絕大多數翡翠在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存在缺陷,缺陷的程度深淺,決定了其價格的千差萬別。
珠寶界最神秘、最刺激的交易,非「賭石」莫屬。賭石的神秘與刺激,源于其不可預知性:賭石大多由一層風化外皮包裹,即使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亦很難判斷其質量優劣,正所謂「神仙難斷寸玉」。
賭石的風險很大,誘惑同樣動人,一刀剖下,如果是質量上佳的翡翠,就可能獲取幾十倍乃至幾百倍的利潤,反之則可能血本無歸,因此業內有「翡翠原石如賭命」的說法。從某種意義上說,翡翠原石賭的并非翡翠,而是一夜暴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