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景初兄命懸一線,不可耽誤,快”
一群商隊護衛騎在馬上抱拳領命,然后撥轉馬頭,分別朝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去。
中年漢子再行一禮,道“小人愿盡綿薄,可聯系路上逃難的百姓,沿途搜集干的牛馬糞便,點起烽火,為大軍引路。”
“路上的百姓皆受李縣伯活命之恩,若能為李縣伯做點什么,必心甘情愿。”
許彥伯贊道“好,如此至少可省數個時辰,此時此地,每一刻都萬分珍貴,有心了”
中年漢子眼眶一紅,雙膝跪在許彥伯面前,哽咽道“多謝貴人援手,但愿李縣伯平安無恙。”
許彥伯扶起了他,拍了拍他的肩,嘆道“足下真義士也,我代景初兄多謝你了。”
“小人未盡寸力,未能為李縣伯分憂解危,當不起義士二字。”中年漢子慚愧地道。
“不,你已經做了你該做的,做得很完美了。”
兩人商議過后,互相道別。
中年漢子將妻兒交托給信任的鄉鄰,然后轉身走向來時路。
被生活壓得佝僂落魄的身影在人群中閃沒,終泯然于眾生。
許彥伯突然發現,他連這位漢子的名字都來不及問起。
這位沒有名字的英雄,此生唯一的閃光或許便是今日此時,以后的人生里,他仍將平凡庸碌。
不知名的山頭上,處處皆是陣亡的尸首。
有敵軍的,也有自己袍澤的。
李欽載所部已在此成功抵擋了吐蕃軍不下十次的進攻,依靠三眼銃的超長射程和密集射擊,才勉強守住了陣地。
但此時的情況卻越來越不樂觀,吐蕃軍悍然舍生的沖鋒,讓李欽載的數千兵馬感到壓力沉重,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唐軍將士們已陣亡千余。
幸好提前挖下的壕溝,為唐軍抵擋了無數箭矢和刀戟,這才避免了唐軍更大的傷亡。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李欽載將“守”這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相比之下,吐蕃軍在陣地上扔下了近萬具尸首,最終的戰果卻只是占領了山腳下的唐軍陣地。
唐軍退守山腰。
距離兩軍廝殺爭奪的山頭五里外,吐蕃軍的帥帳內,祿東贊對唐軍的頑強抵抗感到深深震驚。
他沒想到,區區數千人的唐軍,抵抗竟如此激烈且堅韌。
費勁心思布局,調集幾乎所有的吐蕃軍兵力,當大軍終于將李欽載團團圍住時,祿東贊沒想到殲滅這幾千人的戰事竟如此難啃。
吐蕃軍在陣前犧牲了近萬人,才堪堪將山腳攻破,若繼續圍攻下去,將會付出多么慘烈的傷亡
作為一軍主帥,祿東贊審時度勢的能力當然是不凡的。
理智告訴他,必須撤軍了。
當前更重要的是吐谷渾這片土地,戰事進行到這個地步,完全吞下吐谷渾已不可能,祿東贊更沒把握與即將到來的蘇定方大軍交戰。
唯一能做的是與唐國談判,與唐國分而食之。
但是,談判必須要有籌碼。
祿東贊沒有籌碼,聽說蘇定方麾下有一萬兵馬手執那種奇怪的新式兵器,吐蕃在這等強大的武力面前毫無抵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