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唐不缺地,缺的是人。
李治登基后的永徽三年,戶部尚書高履行奏,時有戶三百八十余萬,人口約一千四百萬左右。
偌大的疆域,僅僅只有一千多萬人,后世差不多的疆域上卻有著十幾億,兩者比較,可見如今的大唐是何等的地廣人稀。
所以自從大唐立國后,困擾三代帝王最大的問題便是如何鼓勵生育,為了讓民間百姓多生,朝廷官府出臺了不少獎勵政策。
與生育有關的民間男女婚配問題,也被提到了政治高度。
“官媒”這個字眼,便是貞觀年所創,官媒不是唐朝的媒體,是有官方背景的媒人,一般由縣衙的司戶兼任,他的任務就是上山下鄉,走村竄巷。
誰家孩子到了婚配的年紀便上門催婚,沒有對象不要緊,官媒負責介紹,負責拉媒,甚至連婚禮都負責,總之,湊合成功一對入了洞房,便是官媒的政績。
官府給發對象,這年頭也沒人敢提什么天價彩禮,實在無法感受古代勞動人民過得多悲慘
李治是有抱負的帝王,絕對不像史書中形容的那么不堪。
史書所載,不過是史官的個人宣泄,將武周篡取江山的怒火全怪罪到李治身上,盡管所有人都知道,武周篡謀江山是李治去世之后。
李治的抱負很遠大,他想做的不是安享前人余蔭的太平天子,而是比先帝李世民更雄才偉略的一代英君圣主。
誰都不愿活在前人功績的陰影下,李治尤如是。
超過李世民的難度太大,不但要擴充更大的國土,也要比貞觀年間的國庫更充盈,人口也要更多,方方面面的數據都超過,李治才能實至名歸。
幸好,他認識了李欽載。
上天見他選擇了地獄級游戲難度,實在看不過眼,于是偷偷塞給他一個外掛。
外掛就是李欽載,從他這幾年各個方面的表現來看,確實像個沒天理的外掛,被官方封一百年都不冤枉的那種。
“若我大唐的人口真能破億,天下何事不可為”李治臉上散發著湛然的光彩。
所謂的“大國”,是必須有前提條件的。
首先是遼闊的國土縱深面積,其次是豐富的各種資源,最后是無比龐大的人口基數,三者缺一不可。
前兩者,大唐可以發動戰爭去掠奪,但后者,卻只能老老實實鼓勵百姓多生育。
若大唐有了充足的糧食,人口將不再是困擾帝王的問題,時機成熟了,民間的生育自然水到渠成地增加。
強盛帝國的外部條件,在這幾年里不知不覺已具雛形。
仔細一想,好像每件事都跟李欽載有關,國土,糧食,以及軍事,各個方面都有李欽載至關重要的貢獻。
接下來呢李唐皇朝要面對的問題很多,不僅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