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又道“陛下可適當吃一些紅肉,正巧臣的莊子昨日又摔傷了一頭牛,明日便著人送些牛肉進宮,臣再給陛下寫一份做牛肉的烹飪秘方,陛下一并笑納。”
李治大喜,笑道“還是景初最貼心,爾不妨多盯著你家莊子上的牛,興許會多摔傷幾頭,那時你再多送些牛肉來。”
“是,臣保證莊子上的牛一定經常出意外。”
見君臣一唱一和,武后不由翻了個白眼兒。
君臣聊完,李治才問道“景初今日為何突然進宮是有事嗎”
李欽載正色道“臣為科考一事而來,有諫進上,請陛下納諫。”
李治也坐直了身子,旁邊的武后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沉吟片刻,李治正打算叫舍人入殿記錄君臣奏對,卻被李欽載適時制止。
“陛下,臣不過是提個小建議而已,不必太正式了。”
李治點頭“好,伱說,朕聽著。”
李欽載想了想,道“陛下,科考事關國運與皇權,不可不慎也。首先要明白一點,科舉制與當今世家門閥的利益是有沖突的。”
“自長孫無忌倒下后,陛下推行科舉制,當今世家門閥多有反對者,他們對陛下一力推行的科考非常敵視。”
李治點頭“沒錯,但世家越是敵視,說明科舉制越是正確,朕越要推行下去。”
李欽載接著道“由于世家門閥的敵視,這些科舉制推行其實并不算順利,世家利用手中的權力和在民間的聲望,鉆了科舉制的空子。”
“陛下可有統計過,這些年以科舉入仕的進士,他們有多少是真正的寒門子弟,又有多少其實出身于世家族人”
李治的表情嚴肅起來,緩緩道“去年禮部給了朕一份名錄,他們統計了十二年來四次科考的甲榜進士名單,其中出身各大小世家門閥者,不低于七成,余者三成才是中等殷實地主人家子弟。”
李欽載沉默片刻,道“也就是說,陛下一力推行的科舉制,朝廷最終取士者,大部分仍是世家子弟。”
“陛下的本意是讓寒門子弟有一線出頭的機會,同時遏制世家的勢力擴張,然而科舉制的結果卻仍成了世家門閥的后花園。”
李治臉色陰沉,旁邊的武后也蹙眉不語。
武后沉吟道“世上的讀書人多出于世家,或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只有家境殷實者才供養得起讀書人,是否這個原因,才導致世家門閥的進士居多”
李欽載拱手,道“臣有些話,說出來不好聽,但不能不說。”
武后也端正了態度,道“國朝大事,但說無妨,陛下與本宮不是聽不進逆耳忠言的人。”
李欽載猶豫了一下,道“臣以為,世上的讀書人沒有陛下和皇后想象中的那么少。”
“事實上,一般的中產人家都能供得起至少一位讀書人,而且為了跨越中產,但凡家境殷實者,也肯定會供養族中子弟讀書。”
“哪怕是窮人家的孩子,只要稍有機會,比如村莊里有教書先生,比如孩子聰慧好學,窮人家都會咬牙供養一個出來,這是改變家族命運的機會,沒人會不珍惜。”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