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急忙道「不必如此正式,臣隨口說說,陛下隨便聽聽,若不入耳,就當臣是酒后亂語,切莫當真」
李治和武后卻同時調整了坐姿,變得嚴肅且端正,李治搖頭,肅然道「景初的諫言,朕向來重視,今日景初諫大唐百年方略,此為國朝大事,君臣奏對,必有儀態和規矩。」
這時武后自覺地
坐到李治身側后方,離李治一肩之距,并自己整理了衣冠儀容,神情嚴肅,眼神平靜。
未多時,舍人崔升匆匆入殿,對李治和武后行臣禮后,宮人搬來矮桌和紙筆,崔升一聲不吭地坐在不遠處,執筆蘸墨,靜等奏對。
儀式感太強,李欽載都整不會了,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總覺得渾身刺撓。
搞這些虛頭巴腦的干啥,就不能像前世燒烤攤一樣,一邊擼串兒一邊喝冰啤酒,然后各種牛皮,各種指點江山,各種國際局勢娓娓道來,那樣的場景才放松。
見李欽載表情不自在,李治笑了「景初,你我奏對不止一次了,不必如此緊張,想說什么但說無妨。」
李欽載咧了咧嘴,強笑幾聲,扭頭望向崔升。
「大舅哥你妹妹生娃,你咋沒來看看對了,你送禮了嗎」
崔升翻了個白眼,淡淡地道「送禮了,人沒空,過幾日再去看。」
「我又晉縣公了,莫忘了再補一次禮」李欽載語氣干巴地叮囑道。
這次崔升都懶得理他了。
李治和武后噗嗤一笑,殿內凝重的氣氛終于緩和了幾分。
李欽載也漸漸不緊張了,于是深吸了口氣,道「陛下,臣以為,大唐百年方略,可從糧食而始,其次東征高句麗,再次西伐吐蕃,兩場戰爭,我大唐有犀利火器,勝率頗高。」
「解決了大唐的兩大強敵以后呢陛下可還有進取之心」
李治想了想,遲疑地道「若解決了高句麗和吐蕃,朕覺得繼續西征西域三十六國,還有更遠的大食帝國,都可納入大唐的版圖。」
李欽載嘆了口氣,道「陛下的心思還是落于疆土與版圖,臣以為不妥。」
李治直起身道「愿聞景初高見。」
李欽載沉吟片刻,道「陛下覺得,番薯此物如何」
李治點頭「簡直可稱天賜神物也,有了它,朕才有東征西伐的底氣。」
李欽載又道「陛下覺得,天下之大,難道僅僅只有這一種天賜神物」
李治一愣,道「景初的意思是」
「陛下,臣以為帝王在位,開疆拓土固為功績,但若能使子民千秋萬代不愁吃喝,天下永無饑荒,才是一代英君圣主最大的功績。」
「這份功績若能成,天下世代百姓都將對陛下感恩戴德,陛下之英名萬年不衰,「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李治不解地道「景初的意思是,朕應該暫緩開疆拓土,而應將國力放在尋找高產的新糧種上」
李欽載搖頭,道「臣的意思是,帝王的目光不能僅僅放在陸地上,大唐的西邊是無盡的大陸,東邊是浩蕩無垠的大海。」
「大海的盡頭,才是大唐百年方略的目標。」,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