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巖覺得真的不至于啊。雖然他能理解陸詩詩的失望,但是這不就是生活的常態嗎?
也許是他和陸詩詩成長的環境接受的教育以及工作的圈子不一樣,周巖覺得這就是生活中很小的一個事情,不值得這樣大動干戈。
陸詩詩卻覺得,她并不是在意賣家少發的一個扳手要值多少錢,而是在于彼時彼刻她的心情被影響、利益被侵犯,還要端著好人的架子假裝沒關系,原諒對方的過錯。
明明就不是沒有關系好嗎?為什么要對她道德綁架?
“寶貝,別生氣了好嗎?你放心這件事包在老公身上。”
周巖拍著胸脯保證,這件事情他一定會解決好,讓陸詩詩不要再為無所謂的人,無所謂的事情傷了自己的心情。
最終這件事情以周巖圓滿解決為結局,而陸詩詩也放棄了在淘寶上給出賣家差評的念頭,她想大概周巖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她原諒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不如愿吧。
日子就這樣平靜如水的到了中秋節。
“親愛的,今年中秋節,跟我回家見見我媽吧。她早就知道你的存在,我想這次中秋節安排你倆正式見一面。”
陸詩詩沒想到,周巖這么快就和自己談論“見家長”了?
如果這樣,能治好周巖的心理障礙,不管最后結婚的對象是不是她,能幫他重建對這個世界的信任也是好的。
于是陸詩詩答應,放假第二天就和他一起回家,見周巖的母親。
別看陸詩詩自己讀過那么多書,走過那么多路,對于人情世故,她可是一竅不通的。
為了能給周巖的母親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她一早就跟辦公室的女同事們討教起了經驗。
什么第一次見婆婆應該怎樣著裝,婆婆喜歡什么樣性格的兒媳婦兒,第一次見男生家長應該做些什么準備……這些問題通通問了個遍。
出發前,還在周巖的陪同下,兩個人在超市一番掃貨,除了帶給周巖母親的過節禮品之外,周巖還買了一堆家常菜。
周巖說,自己的母親對于生活比較沒有研究,不像別人的媽媽給孩子變著花樣會做好吃的,自己的媽媽就只會做簡單的大燴菜,知道陸詩詩吃不慣,特意囑咐周巖,讓他買陸詩詩喜歡吃的菜,給她做好吃的。
“那你長了這么大,就只吃大燴菜咯?那要是想吃別的菜怎么辦?”
“自己做唄。”周巖說的很自然,就像是在說“你好”一樣自然,絲毫沒有對生活的不滿與抱怨。
其實對于吃什么,陸詩詩從來沒有研究,和周巖在一起這么久,并不是每次她提到的菜周巖都能做的很好吃,但是她總是很捧場,她在意的,只是被人放在心尖上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