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想辦法用誘餌,把這“果凍”從海底引到淺灘,讓它擱淺。
可尷尬的是。
誘餌這東西不太好找。
首先,水母是非常低級的無脊椎浮游生物,它們沒有大腦,只具備神經跟消化系統,這就意味著,它們需要外界的變動,才能做出反應。
只有具有神經信號反應的活物,才能引起水母的注意。
所以,之前用帶血的生肉釣巨型食人鯧的方法,到這里就不能用了。
讓恐龍小隊的成員上,也不行,因為這些家伙都不擅水性。
而水性好的誘餌,李巖又沒辦法找。
好抓的遠古食人鯧、矮腳龍等,都是淡水生物,一旦把它們扔到海洋里,它們就會活活脫水而死,更別提游動了。
至于海里的生物,如果那么好對付,他干嘛還去殺水母?
另一種方法。
就是還是利用木弓,遠程攻擊!
但李巖知道,水里的壓強、摩擦力,是遠遠高過空氣的。
地球現代的槍械子彈,最多也就在水里射出**米,就失去了威力,弓箭自然也不會例外。
于是。
他眼睛一轉,又跑回了海中,從次元空間里拿出木弓跟箭矢,準備測試一下它的有效射程。
拉弓、搭弦。
咕!
隨著一股氣泡冒出,箭矢飛快從水中射出。
但李巖玩木弓狩獵這么長時間,也算是半個老弓手了,一眼就看出,水下箭矢的射出速度,明顯要比陸地上慢太多了!
箭矢大概飛行了十多米,在海水中帶出一道淺淺的軌跡線,然后便開始慢慢下降,最后緩緩地扎在了泥土之中。
他搖了搖頭,箭矢從十米多米處就已經開始嚴重下墜。
這么算下來,真正有效的殺傷射程,也就只有六七米左右。
看來。
想要隔著十幾二十米外,射殺遠古巨型水母,根本是不可能的!
繞了一大圈,最后,還是只能用第一種方法。
無奈。
李巖咬著牙,心里一狠,“干脆我自己來得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沒錯。
他決定,自己親自做誘餌!
具體的操作方法也非常簡單,李巖先下水,游到遠古巨型水母附近,然后利用木弓的最大射程,去攻擊對方。
遠古巨型水母本來就兇猛無比。
在地球,科學家多次證明,水母是會主動攻擊人類的!
它受到攻擊后,鐵定會立刻感知自身附近的陌生生物,一旦檢測到李巖,就會立刻追上來。
到時候,李巖就可以把它誘騙到淺灘了。
盡管整個過程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個中的兇險程度,卻是非常高。
一個不小心,出現任何差錯,他很可能就會被遠古巨型水母蟄到,進而丟掉性命。
所以。
李巖打算制作一條“安全繩”!
要知道。
盡管水母普遍游動速度很慢,但也有少數的水母游動速度非常快,比如著名的燈水母,在海里的瞬時爆發速度,可達到十公里每小時。
而普通人類蛙泳的速度,差不多是每小時2.5公里。
奧運會百米競速泳的平均速度,在每小時6公里左右,跟人類在陸地的快走速度差不多。
所以。
無論如何,李巖不得不防著這些高等級的遠古巨型水母,萬一它們在起源能量加成下,擁有了變態的游動速度,而他又沒有安全措施,那他這個“誘餌”,就真成了誘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