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活了這么許久,實際長期呆過的地方并不算多。
在他們一起長大的小村子活了十六年,接著人生發生巨變,在仙界呆了幾百年,再然后就是嫁給了他
梁王帶著集魂玉和山河鏡回到當初那個小村子。
他們成婚后,曾說過要再回來看看的,一直沒找到時間,如今回來的,卻只有良王一個。
近千年的時光,記憶中的小村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變成了一個小城鎮,城鎮中心的廣場上,有四個石雕,他坐過去,看到了村長,晨曦的大哥,晨曦和他。
石雕前還有瓜果肉食祭祀,打掃的干干凈凈,看來是固定有人來的。
廣場的石碑上,他看到了當年事情的后續。
萬歷六十二年,晨曦的娘和姐姐帶著家中的銀兩細軟逃走,直到半年后才敢偷偷回來打聽,聽說一家人死的死,失蹤的失蹤,晨曦的娘承受不住,要上吊。
晨曦的姐姐晨怡,保住了娘。
“你是我惟一的親人了”
為了女兒,晨曦的娘堅持下來,晨怡當年十八歲,發了重誓,不報血海深仇不成家。
萬歷六十三年,她們在離京城很近的縣城定居下來,用手里的銀子置辦起一個面攤,起早貪黑,雖辛苦,天子腳下,百姓生活富足,賺的還算不少。
但她們過的很是清苦,賺來的錢除了支撐著面攤,其他的都用來給晨曦的娘每兩年一次出門打聽晨曦的下落,可是一直毫無消息。
萬歷六十六年,晨怡終于確定,小吃攤經常來的一個老人是當朝的刑部尚書,她開始有意的跟他搭話,攀香火情,卻不提任何要求。
萬歷七十年的春節,新帝即位,刑部尚書升任宰相。
萬里七十年的年中,新帝要嚴查各地冤假錯案,晨怡覺
第158章前事第14頁,點擊下一頁。
得她等待的時機終于到了。
宰相很忙,直到大半年后,才又來了小吃攤,此時已經是萬歷七十年的年尾,離晨曦父兄,良小子之死,晨曦失蹤已經整整八年。
晨怡手腳麻利的做好一碗肉醬圓面,澆了滿滿三大勺肉醬,放了兩把宰相最喜歡的嫩嫩的菜心,添上一勺子辣子,還給他送上一小壺酒。
宰相很久沒來,頗是想念這個味道,吃的酣暢淋漓,小酒也喝完了。
酒足飯飽后開玩笑“今日的面價格要翻倍吧肉多不說,還配酒。”
晨怡站到他面前,直直的跪下來,未語先落淚。
“民女身負血海深仇,父兄和妹婿被活活打死冤死,妹妹至今無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求宰相為民女做主”
她取出早已準備好的狀子,呈給宰相。
盡管自己好不容易抽了個時間來偷懶吃碗面宰相還是認真的接過狀子看了起來,看完后氣的七竅生煙。
那劉尚書當年就是因為孫子被罷的官,尚書都丟了保住了孫子,結果回到老家他那孫子卻絲毫不知悔改,仗著天高皇帝遠,更是如此搶掠少女,草菅人命。
他氣的胡子都翹起來了,明明是劉尚書孫子的錯,卻逼得這對母女背井離鄉八年,日日惶惶不得安,認識自己這么久,才敢來告狀。
就算是五年前,自己剛到面攤,這對母女就告狀,他也不會不管。
這樣的蛀蟲,蠶食的是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如此下去,政治怎能清明
他當即就跟晨怡保證,自己會親手過問這個案件,讓她們先關了面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