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姜拂笑著幫忙端水。
王嬸又問:“今年多大啦?”
姜拂莫名覺得話題走向有點不對,她頓了頓說:“十六。”
“我有一個兒子,他在那個,十二門,今年十八了,從小就被他師父帶走了,說他是什么天生仙骨啥的,我也不懂。”
王嬸越看姜拂越覺得順眼,“他還沒娶親呢,你們這不是也能成親么是吧?也沒說一修煉就要光棍兒了,這么的,姑娘你們就住在我家里,什么時候我兒子回來了,你們見見面可好?”
“……這可使不得。”姜拂急忙擺手。
王嬸繼續夸贊自己兒子,非要說服姜拂跟他見面似的。
聽到秦無霽的輕咳聲,姜拂干脆說:“王嬸,我們說說胡家的事兒吧!”
“哦——”
王嬸把水碗都端好了,坐在床沿上說:“那胡家媳婦也是個可憐人,年輕能干,本來日子過得好好的,跟老胡感情也好,生了個女兒,就是你們看見的小梨。咱們這村,都靠山吃山,平時老胡到山里打獵,家里再種點糧食,就這么過日子,看著貧窮,但家家戶戶也都這樣,習慣了也就不窮了,沒有要花錢的地方。”
“也就是一年前吧,老胡進山了,一連好幾天都沒回來,旭春兒,也就是那胡家媳婦,這是她名兒,她就過來找我,說讓我跟她一起去找找看。”
“我丈夫早就沒了,平時也是和老胡他們互相幫襯著,但我合計就我們倆女的去不行,也就把村里剩的爺們兒都叫去了,到山里找了能有十天吧,也沒找到。”
“那時大家也都陸陸續續放棄了,都跟旭春兒說找不著了,多半是遇到了什么野獸啊之類的,被……咬死了唄。旭春兒就不信,后來我陪她找了一段時間,也是找不著,她就不讓我去了,自己偷偷去找。成天往山里跑,她女兒小梨也勸不動。”
說到這,看著幾個人面上疑惑神情,王嬸解釋道:“她以前眼睛可是好好的啊,后來找了半年吧,天天哭天天找,有時進山一天,第二天才出來,她女兒也跟著受罪。”
“有次下大雨她還要進山,把她女兒氣壞了,兩個人大吵了一架,她女兒自己到山里去找,到了晚上她去找她女兒,找回來后,母女倆都病了一場,在那以后旭春兒身體就不好了,一下又老了十歲。但那之后她也不總惦記著往山里跑了,在家日也哭,夜也哭,天天哭,就把眼睛給哭壞了。”
難怪姜拂說要過來找王嬸,在她這聽她講來龍去脈,比在胡家聽著清晰多了。
沈行舟心中對姜拂贊嘆一番,面上問道:“所以王嬸就請了你在金墟十二門的兒子到仙盟拿斬妖令?”
“是啊,我合計著,旭春兒這么一直找不到也是個事兒,而且萬一……唉,我是不信啊,但旭春兒信,她說有天她聽見老胡回來,她出去看,正好看見老胡在院子外面,她急忙追過去,老胡就往山里跑,那時她眼睛沒徹底壞,她就說那是老胡,她不能認錯,她想知道老胡現在如果活著卻不回來,究竟是為了什么,是不是不想再跟她過了,如果是的話她也不能說些什么。”
這也能解釋說剛才的胡嬸為什么對女兒說,她爹沒死這句話了。
姜拂他們喝完水,道謝后就要走了。
王嬸也擔心,“那你們注意安全啊。”
姜拂打算先進山找再說,原文中沒這段,或者說作者沒寫,只說了姜拂在捉妖途中撿了個女孩兒,看她聰明伶俐就想收著當丫鬟。
但她想,無論這失蹤的“老胡”是生是死,都會有個結果的。
這也沒有薛定諤,不存在“薛定諤的老胡”這種說法。
*
一行人進山。
姜拂走著走著,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我好像忘了問王嬸,仙女山的來歷。”
“嗯,這有什么意義么?”沈行舟不懂就問。
“……”
這個嘛,姜拂也說不好。
她只知道這本書的作者很喜歡編造典故,很多事情的發生,都和地名以及典故息息相關。
但也不保證這個背后也有什么典故。
“直覺吧。”姜拂說,“不過也不重要,師兄,我們找人之前,先看看有沒有吃的吧,云寶已經餓得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