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那正好啊”趙清悅忽然說道“之前我和承宣還說著,咱們就缺個車。買不起馬的話,咱們買個驢。正愁不知道該怎么做車呢你做得上嗎”
“車”姜策想了想,“車能做,今天回去就能做。”
趙清悅欣喜點頭,“那咱們記著,吃完飯再去找找賣木材的地方,把做車的木料買上。回去你來當匠人,我們給你當小工。”
姜策坐起身子,“要做咱們就一次性做個好的,做個帶車廂的。這樣也就不怕下雨、下雪什么的了。”
趙清悅猶豫了,“一次性就做成這樣的嗎我還想著要不咱們先做個平板車,以后等錢多了,再慢慢發展”
姜策沖趙清悅擺擺手,“我跟你說,這種話,不能自己給自己承諾。一步到位的話,我們做什么事情都方便。你想想,我們要是趕著個平板驢車賣鮮花,城里的公子小姐再喜歡那花兒,看見驢車,心里就已經開始對鮮花打折了,也許就不想買了,覺得掉他們的價了。”
趙清悅倒是沒想到這一層上,緩緩轉頭看向李承宣,“可是一匹馬我們只有二十輛銀子,買馬的話,占用的費用太多。”
姜策倒是笑了,“誰說這馬車是急需品了它只是必需品,并不是急需品。這段時間我們沒有馬車,咱們的百合花鮮花生意不照樣風生水起的嗎”
趙清悅又看向姜策,“你的意思是慢慢做”
“對。”姜策點頭,“所以我剛才雖然說今天就能做,我的意思是說我技術在這兒,并不是說非得立馬去買材料,這個真的不著急。”
趙清悅緩緩點頭,“那也行,那就列入計劃。”
“嗯。”李承宣表示同意,但也表達了觀點“不過這個也不能不能太晚。就比如今天吧,咱們買這么多東西,得靠咱們徒手提回去。也不是說這個事兒就能累到咱們,就是不方便。”
“嗯。”趙清悅盤算著時間和銀兩,“那就列入近半年計劃,怎么樣”
“可以。”姜策應聲,看向李承宣,“承宣,該你說了。”
“我啊我主要是一些經驗吧。”李承宣撓撓頭,“家里開的是民宿,我又學過這專業。所以餐飲、住宿這方面市場經驗會比較多一些,起碼比你們知道的多一些。然后然后就一些興趣愛好,在這里也派不上什么用場。”
“哎”趙清悅扇了扇手,“你字兒寫得好啊。這個我覺得能用得上,尤其是在這個年代。”
李承宣吸了吸鼻子,“這個怎么用啊,這個年代的人,讀書人,都會寫字的吧”
“他們會不會和寫字有沒有市場是兩回事。”趙清悅解釋道,“這里雖然有印刷技術,但是并不發達。普通人的書籍照樣還是靠抄寫。還有,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我之前見到有一個流動攤販,替人寫信的。”
“那個我見過。”李承宣忽然癟了嘴,“那是個老者啊,可能是在家實在待不住,出來散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