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怎么還愣住了”張大林不解,“我來說的可是高興的事兒來了。”
“高興的事兒”李承宣猛地回過神來,笑了笑,左右看了看其他人,問道“什么事情呀張叔。”
張大林呵呵一笑,“今天我吃完早茶啊,就出去轉了轉。昨天我喝醉了,別人喝醉的也多,沒法子交流,今兒個特意去的。先在咱們自己村跟大伙兒聊了會,又去了跟前的幾個村子,像是柳樹村啊、黃花村、臺子村、楊家村什么的,大伙兒對昨天那頓席的評價都很好啊。”
“那就好,那就好,大家滿意就好,昨天本來就是圖個高興。”李承宣心里暫時松了口氣,但第二件“身份”的事兒還沒說,這顆心就還是懸著。
“還不止呢。”張大林環視了一圈整個院子,“以前啊,你們雖然在咱們山泉村安了家扎了寨,但畢竟是外人,不像世世代代住在這里的人。昨天那場宴席啊,你們辦得對、辦得有水平,別說咱村里人,就連外村的,也全都認同、認可了你們一家人的存在啊。”
聽到這兒,四個人懸著的心才放了下去,都暗自舒了口氣。
趙清悅笑著走下臺階,“太好了,張叔,大家能正式把我們這個新的四口之家當作本地人,對我們不再區別對待,我們以后也終于能大大方方地和大家說說笑笑了,再也不用心懷自卑。”
“哎”張大林手一揮,“自卑什么,不用,不用,以后不用,你們自己心里啊,也得認可自己的身份,先自己把自己當成本地人,別覺著別扭,這樣別人看你們也就不別扭了。”
李承宣點點頭,“張叔,謝謝你一直為我們操著心,這真是個好消息。”
“哎呀謝什么。”張大林笑著,“行了,你們忙你們的吧,我轉轉去,今天真是高興,走哪兒都覺著輕快。”
說罷,張大林便走了,四人重新投入了緊張的宣傳單籌備與制作工作中。
不過這會兒,心情暢快了許多。
忙到了夜里十點左右,村里早已是又黑又靜。
好在今晚微風吹著還挺涼快,四個人便把燈盞放在屋內門口的地方,人都走到院子里舒展筋骨。
姜策摸黑走到圍墻邊上,雙手搭在墻頭上,目光伸向無盡的黑夜,手底下摩挲間,想起個事兒來,轉過身問道“咱們這個圍墻,一直說要加高,什么時候動工啊”
趙清悅解釋道“前段時間承宣去問過張叔了,張叔說家里動工得挑吉日,他說讓我們別操心了,他去找先生算,算好了通知我們。”
“那行。”姜策拍了拍手上的土,“得趕緊把這弄起來,咱們的清舒院算是已經開業了,牌匾上的紅綢子都揭了,要是有人來,看見這點圍墻,肯定害怕夜里不安全。”
“哦對了,你說起這個,咱們還得抽空把我們的臥室搬過來。”趙清悅回頭看了看屋里,“咱們之前商量過的,把這兩間好點的留給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