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夫人剛把涼糕端走,店里又來了新客人。
客人聽說店里上了新品,也痛快的點了十文錢的串子。
結果當然是覺得不夠,又加了十文錢的,另外還配了一碗涼糕。
接著,隨著時間推移,陸陸續續有客人進門。
一直到早高峰到來,一些喜歡吃涼糕的,柳氏小吃店的熟客們,得知今天小吃店上新,紛紛來湊熱鬧。
結果碰到好吃的麻辣串子,自然都欲罷不能。
有些人自己吃了十幾二十來串,還覺得不夠,還想打包些帶回去,說要讓家里人也嘗嘗。
林曉月早有準備。
客人選了串子后,只需用筷子將串子上的食物弄下來,放到碗里。
麻辣串子上的食物,便能跟涼糕一樣,被打包帶走了。
“這東西在竹簽上串著,看起來可比擱碗里要多得多啊”一名打包的客人看到碗里的食物,有點兒不爽的道。
“呵呵,咱這是小吃嘛。肯定頂不上飯館兒里炒菜的量多。再說,咱家這麻辣串子,味道好,成本主要都在東家調的這湯里了。這價格啊,其實不算貴”王嬸子笑著應道。
客人看了一眼紅艷艷,飄著香味的麻辣湯,點了點頭。
“也是這麻辣串子,也算是咱們青石鎮的頭一份了再給我來十串素的,另外,來兩碗涼糕”
“這素的分量稍微多點,加進去,這碗也不顯得那么空不是。”客人還嘀咕了一句。
“好嘞,再收您二十文。兩碗涼糕,額外再加十二串素串”王嬸子收錢,高聲道。
李娟子麻溜的,趕緊給客人切涼糕和拿串子。
操作臺里,就王嬸子和李娟子兩個人忙碌著。
趙姍姍則跟林曉月在外頭招呼客人,擦擦桌子什么的。
等到高峰期過去,眾人一清點,發現店里已經賣出去了小一半早上送來的串子。
連帶的,涼糕也比平常賣得更多。
為了應付中午的高峰期,必須得回大石村去補一趟貨。
于是,林曉月便讓李娟子和趙姍姍,將臟碗筷收上了馬車。
然后帶著趙姍姍,去了西市采購蔬菜和肉類等食材。
接著回大石村。
回到柳家,林曉月將食材和臟碗交給了王二丫安排。
“你馬上安排人煮上一大鍋碎米飯,待會兒我一并送去小吃店。今兒個有不少客人在提,說想吃米飯,配咱家的麻辣串子。”林曉月沖王二丫道。
她本來沒想把自己的小吃店搞成飯館的,可既然大部分顧客都有這需求,讓店里多備上一鍋飯也沒啥。
尤其是碼頭那邊,到時候飯怕是還得多準備些。而且,碎米和糙米怕都得準備。
“好的,月兒姐”王二丫趕緊應下。
“嗯。半個時辰后,把我要的東西全部準備好,別耽誤了。”林曉月又囑咐了一句。
“月兒姐放心,涼糕和串子都是現成的。就差一鍋飯了。飯我馬上去煮,半個時辰做好沒問題的”
林曉月這才放了心,又跟王二丫囑咐幾句之后,才回了后院。
半個時辰后,等林曉月從后院出來,準備吩咐趙姍姍,讓她上貨出發時。
才知道,趙姍姍已經跟王二丫一起,把她要用的貨全都送上馬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