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顧辰、昔文彬帶著設計圖紙來到縣里,匯合了羅凱以后,來到政府這邊找到了李縣。
顧辰到了以后,發現李縣這邊的準備也十分充分,涉及到的各部門的人都來得差不多了。
看到滿滿一會議室的人,顧辰笑著感謝道:“李縣,感謝你們的大力支持啊。”
李縣笑呵呵地說道:“顧總能大力投資寧青,我們當然要大力支持啊。對了,我給你介紹一下大家吧。”
顧辰笑著點頭:“好的,好的。”
經過介紹,顧辰知道了李縣這邊召集的是縣里的自來水廠、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相關領導和主要技術人員,今天將對顧辰這邊的方案進行評估。
隨后,顧辰這邊由顧辰做了開頭,然后邀請昔文彬上臺講解方案。
不得不說,昔文彬的專業能力確實非常強,做出的設計方案不管是在合理性上,還是在生態發展上面,都非常符合環保建設的思想。
這個方案根據清溪村和周邊三個村的地形進行了梳理,將自來水廠建立在花溪村那邊的清溪河旁邊,那里將新建一個生態發展的水庫,用來當初自來水的水源地。
而污水處理廠則是在清溪河的下游,離清溪橋這邊大概有五公里的樣子。位置偏離主干公路比較遠,對未來的旅游業沒有一點影響。
后續的污水處理之后,也不是直接排放到清溪河里面,而是排放到旁邊的一條山溝里面。
這條山溝比較狹長,里面的植物非常茂盛,可以將凈化過的污水再次處理一下。這樣一來,這個三公里長的山溝凈化之后的水,會再次在下游匯入清溪河。
按照昔文彬的意思,后面這條三公里的山溝,可以修建幾個不高的堤壩,用于截流,將水源隔斷。
同時在山溝和堤壩上面種植對于凈化水源能力強的植物,加大凈化效果。
經過污水處理廠的凈化,然后經過生物凈化,相信這些污水應該達到一個比較客觀的凈化度。
至于垃圾處理廠,則是建立在清溪村和雄樹村相交的一個山谷里面。
這個山谷兩公里之內都沒有村民,非常適合用來修建垃圾處理廠。
這樣的配套設施,兩個工程建成以后,可以最大可能地將垃圾、污水處理的效能挖掘到最好,讓清溪村能最大限度地不產生直接排放道自然界的垃圾和污水。
不過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顧辰這邊需要購買國內最先進的垃圾處理設備和污水處理設備。
按照以后清溪村可能達到的規模來計算,所花費的購買設備的費用將達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費用雖然有點多,但是在顧辰看來是非常值得的。
同時顧辰也希望系統在后續的任務中,可以有一些環保的技術出現,這樣的話對于現在的地球可是非常有利的。
顧辰計算了一下,三個工廠的后期設備維護費用,工人工資,其他水費、電費,也是很大的一筆費用。
雖然自來水廠給清溪村這邊供水,有一部分收入,但是最開始的時候,應該是肯定虧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