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不是太懂經營客棧相關的事情,但是顧曉玲就不同了,她可是在外面打了十多年工的人。而且聽說干了很多份工作,在飯店端過盤子當過服務員,做過銷售,酒店也當過服務員,聽說最后還當了領班。
有顧曉玲這么一帶頭,他們也省了很多事情,跟著賺錢就行了。
顧曉玲看到大家都同意了,心里也是高興不已,然后說道。
“既然這樣,那我們這家客棧就叫五福客棧怎么樣?”
“可以啊,我們五家合起來的,五福客棧,多有福氣啊。”
“要得。每年支付寶不是有五福的活動嗎,這個名字挺好的。”
“那就這樣定了。我們五家一起出資,對我們五家的老宅子進行裝修,然后我們五家的別墅也統一一下裝修風格,不能太隨意了。我看了一下,我們五家的老宅子都是差不多大,房間數量也是差不多,那我們就分別裝修六間房間吧。另外的話,我這邊可以出資八十萬,你們四家就每家出三十萬怎么樣?”
因為自己家有種菜、快餐兩個生意,加上這些年自己存的錢,因此顧曉玲可以投入七十萬近年來。而之前修別墅的錢差不多都是顧曉玲自己在外面打工賺的錢,因此種菜和快餐的收入基本沒有用多少。
所以,顧曉玲這次全部拿了出來投資客棧,反正錢放著也是放著,而且家里種菜和快餐的生意每個月還能收入好幾萬。
就這樣,五福客棧就在顧曉玲等人的討論中,慢慢把事情定了下來。
只不過要真正把客棧裝修完成,至少還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也許那時候村里不可能只多五福客棧一個客棧吧。
可以說,秋楓客棧的火爆直接點燃了清溪村的投資熱潮,不管是本地的村民還是村外的人,都在想著村里還缺少什么項目,可以先干一票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村委會那邊最近是忙了很多,讓老支書等人真的是痛苦并快樂著。
當然了,想顧曉玲幾家的情況畢竟是少數,其他村民的老房子都離著村口比較遠,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如果要弄客棧的話估計就沒有那么便利了。
所以對于大多數村民來說,過種點菜才是正經的想法。
畢竟從三月份村民種植蔬菜一來,村里的村民基本上每家每戶都開始種植了幾畝蔬菜,每個月的收入也非常不錯。
多的五六萬,少的也有兩三萬,這對于之前種地一年也掙不了一兩萬的清溪村村民來說簡直就是不要太幸福了。
現在一半的村民都住進了新修的別墅,剩余的村民家里的別墅也在修建當中。
當然,也有幾戶村民覺得還是自己的老宅好,并不想搬遷,但是也在新的宅基地范圍建了一棟別墅,準備用來出租或者干其他的。
對于這樣的事情,村里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沒有強行進行干涉。
另外就是隨著投資者的增多,清溪橋頭下游這一片地方的簡易工棚,還真的的有點不夠用了。
不過村里也沒有繼續搭建這樣的簡易工棚,畢竟風情街這邊馬上就要修好了,到時候大家都搬到那邊去了,這邊也是要拆的。
另外就是,隨著九月的到來,清溪村村小學的就要開始入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