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崔氏還是給劉辛與劉母、劉宛柳三人做了單獨的飯,他們都是白面摻了點粗糧弄的蒸餅,其他人都是粗面糊糊,里面加著野菜。
劉辛把周泰與周氏叫進來一起吃,他們說什么也不進來,最后劉辛讓大妹拿兩張蒸餅給他們。
放在大戶人家里,主家吃飯,家將吃飯,家丁吃飯都不一樣,劉辛家如今還不能講究太多,大家能夠有一口吃的不餓死,就已經很滿足了。
吃過午飯女人孩子都是縫制被褥,今天被褥做成了大家晚上就不冷了,劉辛看見周泰與王恢拉著車就要出門,叫住了他們。
“你們五個去做什么?”劉辛問道。
“我們去城北做些土磚,上午我去孫木匠家買了磚模子,等磚曬好后,我們可以自己蓋蚯蚓房,還能多蓋幾間土屋放雜物。”周泰說道。
“這事不急,今天下午大家跟我去莊子一趟,順便再挖點蚯蚓回來,如今天氣還好,晚上需要把蚯蚓箱搬進屋子,我們需要做的是把蚯蚓箱趕快擴建起來。
咱們莊子以后還得留人看守,王護院你每天去莊子多看看,催下進度。”劉辛說道。
養蚯蚓是三個月一輪,理論上一畝地能產800千克,劉辛不敢想那么高的產量,一畝能有400千克他就滿足。
而一只雞一天飼料大概100g,也就是說他如果要養10000只雞,三個月就要90噸的蚯蚓,按照每畝一輪400千克的產量,他需要養225畝地,到時候他得把這麒麟山上所有地養殖蚯蚓才夠。
而要擴大養雞規模,只需要他的珍珠雞產下雞蛋,他就能夠用溫室孵化的辦法,把雞蛋變成小雞,最多一年時間一個上萬規模的養雞場就能形成。
小雞孵化劉辛不擔心,這對他來說沒有多少難度,上輩子家里開養雞場他孵化過很多次,就是這蚯蚓是關鍵。
每畝地需要放養3公斤左右蚯蚓,225畝地需要放養675公斤,兩個多月后他搬遷到新莊院,最起碼要把自己家那20畝地養上蚯蚓,先讓1000只雞吃,這樣也得60多公斤蚯蚓百姓。
而如果要讓兩個多月后產60公斤蚯蚓,劉辛就必須現在養殖一百平方米以上的蚯蚓,那樣的蚯蚓養殖箱得200個才能滿足。
劉辛把家里閑著的人都帶上,周泰、王恢,三個家丁,兩個中午才進家門的少年,大家出了北城一路向麒麟山莊走去。
到了綠蔭河,劉辛先帶大家進莊看了下,發現五間土屋門窗已經快要安裝完畢,接下來封頂結束后,幾天就能住人了。
孫木匠中午剛回城,留下幾個徒弟正在工地上,劉辛見這里百姓又多人不少,孫木匠徒弟給劉辛說著災民的事兒。
“劉莊主,這災民到了門口我們也沒有辦法,你收進來其他災民看見也會過來,到時候數量越來越多,我們就沒法把他們趕走了。
所以遇到災民我們都是盡量勸解,實在不行我們才把他們放進來,給他們吃的只會召來更多的災民。”孫木匠的徒弟說起災民就開始頭疼,劉辛看見院子里茅草屋已經建了二十多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