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超凡!
偉力歸于自身!
修行的兩門功法,一門是“九龍炎陽功”,放在凡俗中是一等一的神功,脫凡階段的頂尖武學。
預備弟子時,他試煉了幾門功法,最后發現“九龍炎陽功”最為適合他。
元陽派作為修行門派,給弟子打基礎的功法也有考究。
不重殺伐,而是側重于增強底蘊,增強自身。
以求快速渡過脫凡階段。
修成之后,對打通天地之橋,真氣轉化為煉氣法力也能提供助力。
王孟徳是將“九龍炎陽功”修行至先天,后再承接修行“火靈訣”,當時修成的炎陽真氣順利轉化為了火行法力,并且瞬間鞏固了煉氣一層的修為。
從那之后,他就沒有再鉆研過這門功法,全部心力用在了“火靈訣”上。
此時,“照見本源”之后,發現“九龍炎陽功”還只差一點,就能突破到下個境界了。
瞬間。
他就有了繼續修行的沖動。
夜色下。
王孟徳身上靈光閃爍,法力升騰。
演練九龍炎陽功的動功。
“以煉氣法力來運轉‘九龍炎陽功’別有一番感悟。”
這門功法沒有殺伐之術,但此刻,法力包裹一身,拳腳都宛若兵器般。
王孟徳發現這具身體前所未有的好。
一跳三米高。
全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力氣。
一掌可碾碎石塊,一腳能在地上留下一個大坑。
放在前世,他可以說一句,十步之內,人盡敵國!
往后退一步,不敵國。
以他這身體素質,煮茶之時,完全可以連煮六七次,一次半小時不再話下。
九龍炎陽功的外功,認認真真練習一遍,需要半個時辰。
一番演練下來,練了兩遍,一個時辰不知不覺過去了。
“九龍炎陽功”增加了一個熟練度。
這一個熟練度,是在第一遍的時候增加的。
之后再練第二遍沒有收獲,所以王孟徳停了下來。
他分析,這門功法到了一定層次,提升困難,需要完全的集中精力,否則很難提升。
第二遍的時候,注意力就不如第一遍集中了。
王孟徳不能把精力都用在“九龍炎陽功”上,他還要熟練掌握自己的其他能力。
控物術是一門基礎的法術。
將靈力注入到法器長劍中,長劍發出一陣嗡鳴,而后顫抖的從他掌心慢慢飛離。
明明脫手了,但控物術之下,王孟徳卻感覺自己牢牢掌握著法劍。
很奇妙。
最開始,還不熟練。
隨后,肌肉記憶發揮了作用,長劍漸漸的平穩移動。
長劍在他周身環繞。
先慢,而后變得快了起來。
漸漸的,道道劍影,像蝴蝶般飄飄起舞。
見獵心喜。
王孟徳站定身體,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并在一起,其余三指合攏,做有道之士的樣子,中二十足的大喝道:
“定!”
聲音之大,嚇了他一跳。
玩心大起,干脆就用兩指亂點,操控著長劍亂飛。
兩米之內,在控物術之下,對于長劍的控制力最強,能夠像使用自己手臂一樣驅使飛劍。
而兩米之外,控制力逐步下降。
到了十米,就徹底控制不住長劍,會直接跌落到地上。
距離越遠,操控長劍消耗的法力就越多。
最后。
王孟德沒忘記試驗了一下能否御劍飛行。
嗡嗡!
他踩在法劍,左右搖晃,就像練習滑板一樣,勉力維持平衡。
噗!
才往前推進沒兩米,就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