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吧,你就裝吧,誰感慨大唐百姓的苦難我都認,唯獨你長孫無忌我不認。”
蘇陽內心冷笑,表面平靜的看著長孫無忌。
眼淚掉了兩滴,看蘇陽不搭理自己,長孫無忌獨自擦擦眼淚,用手帕擦擦鼻子,隨意的扔出窗外,不要了。
蘇陽看看落在大街上的手帕已經被不知名的人撿起來。
看那人臉上的欣喜,恐怕會拿回家洗干凈,留著哪天縫補衣服用,或者洗干凈給自家孩子用吧。
“老了老了,時常容易感慨。”
長孫無忌露出略微尷尬的神色。
蘇陽笑笑不說話,您繼續。
“華氏城的繁華,你覺得有可能在大唐其他城市上演嗎?”
長孫無忌眼睛一瞇,自顧自的問道,
“不可能。”
果斷的回答讓長孫無忌露出殺氣。
這不是他想要的回答。
蘇陽從不小看唐朝時期的文臣。
唐朝最直白的記載特征有一點,唐書中記載長安城到天寶年間有一百八十萬人口,通典中記載巔峰時期是九十二萬,后世各種記載推斷是四十到五十二萬人口。
聽起來不多,也就那樣,但是大唐同時期歐洲最繁華的城市君士坦丁堡記載的巔峰人口是三十萬。
而一座城市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往往是最直觀能看出繁華程度的。
作為奠定了大唐繁華基礎的貞觀臣子們,蘇陽表示自己不敢小窺。
高宗李治,女帝,玄宗前期時的大唐是最巔峰的。
但他們的繁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積累的,有貞觀一朝23年的奠基。
而長孫無忌經歷了歷史上的整個貞觀一朝,權利從未失去過,那么他可能是傻子嗎?
蘇陽覺得不可能。
對于長孫無忌的殺氣,蘇陽平淡接受:“長孫將軍,這點您只能看開,華氏城的崛起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種種。”
“他是模仿不了的。”
長孫無忌調整身體,靠在馬車邊上,腿微微弓起,做出發力姿態,昂起腦袋,手放在邊上,面色平靜的看著蘇陽。
蘇陽眼神中閃過陰霾,最討厭和長孫無忌等人聊天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隨時做好了暴起的準備。
蘇陽毫不懷疑,自己只要敢忽悠他,長孫無忌就敢把自己扔出馬車。
至于之前聊的開心的情宜,那都是狗屁,不重要。
深呼吸一口氣,蘇陽緩緩開口:“首先是我們要知道大唐的糧食產量所能供應的脫產人口,也就是完全不用工作的人。”
“這些脫產人口不用耕種,從事其他工作,比如貴族,文臣武將士兵,工廠的工人,他們理論上都是吃農民的糧食的。”
“而華氏城現在詭異的情況就是,糧食產出完全靠買,靠進口,所以才會出現家家戶戶都有工作的情況,都不用擔心吃喝的問題。”
長孫無忌挑挑眉,開口:
“如果按照你所說的脫產人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隋煬帝挖大運河,雇傭百姓工作,征討高句麗把太多的百姓從土地中帶走,致使百姓養不起脫產人口了。”
微微點頭,認可長孫無忌的話,解釋的沒問題,不愧是名流歷史的名臣,理解能力不錯,舉一反三的水平也不錯。
“如果是這樣,那還真是占據了天時。”
長孫無忌也頭疼起來,這種情況,對照隋煬帝就知道了。
聳聳肩,蘇陽也無奈,這是最貨真價實的情況。
“其實我們古人的重農抑商就有這一點因素,商人也是脫產人口之一,商人太多,就會導致百姓減少,耕種的少了,土地產量就少,就會造成糧食不夠的情況。”
蘇陽擺擺手,古人很聰明,早在春秋戰國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長孫無忌微微點頭。
“黃金,珠寶,銅,這些都不是硬通貨,唯一的硬通貨,只有糧食。”
“這是亂世的道理,也是一切的道理。”
殺氣收斂,長孫無忌又恢復成就平和的彌勒佛,不再是怒目羅漢。
“就像您說的那樣,隋煬帝挖大運河,造船雇傭工人,三征高句麗,這中間讓太多的百姓脫離土地,剩余的百姓養不起脫產人口了。”
“養不起,舊的秩序自然而然的就要崩潰,這是無法抗拒的事實。”
蘇陽冷笑著道,隋煬帝死的不冤枉。
每一個脫產人口都需要最少十人供養,一般都需要十幾個人供養。
隋煬帝時期的人口約為四千六百萬,按照十人為基礎,大約能有四百六十萬左右的脫產人口。
聽起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