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頁連貫,韓林入目,想到二院長對他也是說了這兩個字,不由的心頭一震!
“什么意思,難道進入武圣境界之后,必須要做出選擇?!”
“由三要素滿足任何一個,就可以突破進入武圣,難道后續的路,是必須選擇一樣主修?”
韓林心中劇烈地震,他下意識地,可以理解這種理念。
畢竟只有小孩子才會嚷嚷著我全都要,大人面對現實,一般都會做出選擇和取舍。
“人體的極限,不知道有多遠,但如何開發出這些極限來,是一個不得不讓人做出取舍的命題……”韓林喃喃自語。
進入武圣之后,他已經能感覺到,身體這個容器,容納功力是有極限的。
這里不得不說,人體很神奇,不管是提升武意,還是提升內功,還是提升硬功,都可以讓功力的極限提升。
但是!
人的精力,也是有極限的。
三樣都練的人,是主流。
可這些人,目前所知范圍內,無一能觸及羽化境。
因為他們,都被時間打敗了。
當你進入武圣期后,如果身體、內功、武意的增長,比功力的增長慢的話,功力的就會被制約,無法提升,也就是陷入瓶頸。
甚至一旦陷入瓶頸,就要不斷去彌補,只會越來越落后。
所以韓林能感覺到,當初第二院長,其實沒有怎么修煉硬功。
他每天盤膝打坐,幾乎把所有精力,都用來修煉內功,研究出了神乎其神的體外**,產生了質變。
從大院長寫下的取舍二字,和意、氣、體三個字來看,大院長,主攻的則是武意。
韓林在這第四五頁,久久回味。
他能理解這種取舍,因為專精一種,更肯定會比分心三種,更容易觸碰到質變的門檻。
但歸根結底,自己又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自己現在跟其他人比,有不少優勢,修煉快捷無比,使得韓林覺得內心的渴望,跟心得上所寫的,產生了一點點分歧。
明明知道目前,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去質疑,但哪個青年,不是心比天高?
“道理我都懂,可不試試,怎么甘心?大人會取舍,但我進入武道的時間還短,就是小孩子,為什么不能全都要?”
韓林眼中有火焰燃燒,翻到了第六頁。
就在他覺得出現分歧而惋惜,覺得這本心得跟自己的理念,不是百分百合拍時,他忽然看到,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是——
“!”“?”
第六頁是感嘆號,第七頁是問號。
四頁聯合在一起,是——“取舍!?”
從感嘆號里,韓林感覺到了,大院長的決絕,他已經走在了專修武意這條路上。
可從問號里面,韓林又能感覺到,那素未謀面的大院長,似乎心中,也存在疑惑,或者說,不甘。
顯然,前人是糾結著在探索。
武道的最后一個境界,羽化境,眾說紛紜,那代表一種蛻變,可所有人都還在蛻變的過程中,沒人知道武道終極的模樣。
瞬間,韓林看到那個問號,反而感覺豁然開朗。
這說明,兼顧的路線,別人走不通,可大院長并不認為是死路。
突然間,韓林覺得有一扇大門,在自己面前,打開了。
大門上面,赫然寫著一個字,名為“武”。
而腳下,通往大門,要靠自己走出來的路,則是“學”。
自己要做的,就是在超越對方之前,吸取對方的經驗,然后接下對方手中的棒子,走出新的路!
從這一刻開始,房間內,只剩下了翻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