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鏡頭轉到雙廊,李萌萌對于收費的疑惑和不解,到茶飲店擼貓拍照后的和解。
“雙廊就是這么復雜的一個地方。”
“墻上的斑駁記錄了歲月痕跡,地上的多樣化道路,也見證這里的變遷。”
“不要抱有期望,那么這里處處是驚喜。”
“記錄旅行的一切,留下一些虛度光陰的證據。”
“如果想看見人生的精彩風光,你看,洱海其實一直都在這里。”
“終歸我們還是要走出去,如果不出去走走,會錯以為,眼前生活就是世界。”
鏡頭的最后,是兩人相視一笑,肩并著肩走向房車。
字母緩緩出現:一輛房車,一路風景,我遇見你,滿是歡喜。
畫面漸漸歸于黑暗。
生病的兩天,阿計沒有及時看到李潯直播的一切。
現在看到這個視頻,他沉默了片刻,顫抖的手再次點開視頻。
第二次播放完畢時,他已經淚流滿面。
他完全忽略因為看這個視頻兩次,又讓他失去了寶貴的20分鐘。
阿計拉開抽屜,在辭職信的空白一欄上,終于填上了內容。
筆墨深深的刻入紙張,留下了堅定的痕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阿計”
他放下了信,如釋重負的躺坐在椅子上,再次點開視頻。
一邊播放,一邊留下評論:等等我,這就出發看世界。
阿計擦干臉上的淚水,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十個字,給五年的職場生活,勾上一個句號。
……
從雙廊到挖色鎮的一段環海路非常美。
房車行走在這條環海路上,看風景都是一種享受。
李潯把車速放慢,悠悠的向前開去。
搖下車窗,高大的騎士十五世帶來寬廣視野,李萌萌還看見幾只白鷺鷥親昵的貼在一起。
挖色鎮是魚米之鄉,是洱海地區歷史淵源長遠的白族本土文化發源地之一。
期間還路過一個長長的碼頭,不少游客停下單車和電動車,走近把蒼山洱海一同捕捉在畫框之中。
“為什么這里叫挖色呢?好奇怪的名字。”李萌萌小聲的說道。
“那要追溯到這里的地質結構了,這里的一些山,有五顏六色的黏土和礦物質。”
“以前不少人會來這里,挖取這些材料用作染料,染制出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
“這里的名字其實叫汪申,白語中汪為挖,申為顏色,意思就是挖顏色的地方,所以后來就叫挖色。”
李潯緩緩的講述,讓李萌萌腦海中出現一副眾人在山上挖彩色泥土的畫面。
想著想著,便是一笑:“真有趣。”
挖色比起雙廊,少了一些施工的房屋。
但也有不少割裂感。
有些建筑還保留著黃土石塊結構,草房房和磚房也都有不少。
挖色似乎毫不掩飾過去的時光剪影。
不過盡管有些簡陋老舊,但依然能看出來這些建筑的用心。
老房子以石頭為基腳非常結實,講究用五面石鑲砌,然后勾邊縫穩固。
上面以兩塊木板夾攏夯筑板墻,間隔和上層用磚土構建。
而從檐壁上,李潯甚至還看見一些精美的鏤空磚雕。
這可是在許多農村都消失的做法了。
除了老房子,也有新建的白族建筑,還是那種高大的灰瓦白墻搭照壁組合。
買了兩根烤乳扇,感受著嘴里熱乎乎的奶香味,李萌萌不開直播的一天,少了很多話,更多去觀察周圍的一切。
這時,李潯的手機收到一條短信。
“尋哥,我是阿計,剛從小熊貓直播平臺運營九組辭職,想跟你聊一下,方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