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對于月亮,人們總是充滿了遐想。
有蘇軾的對人生無不散宴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感慨。
也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寂與憂愁。
李白詩詞中,描繪月亮的就不下于十首。
無數文人墨客,曾一同仰望這片天空。
譜寫寄月之情,明以心智。
在寂靜的等待中,明亮的金色圓盤,悄然在地平線上冒了個頭。
當那抹金黃點亮深空藍色的天空,天光和地光在此刻融為一體。
“原來在山上的視角看,月亮是從地平線升起。”李萌萌感慨的的說道。
“畢竟地球是圓的,你有沒有感覺,月亮有點大。”
“嗯,比起在城市里面看,要大不少。”
李潯伸展了一下身姿,看著手機中的畫面:“真好啊,山巔望月,我估計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看月亮了。”
畫面中的月球,甚至還能看到月亮上的紋路。
那是來自無人機的拍攝視角。
“為什么會沒有機會?”李萌萌有些不解。
“海拔4000米的高山,沒幾座適合上去露營的。”
“我記得珠峰有個大本營,那是在多高的位置。”
“海拔5200米,你倒是給我提了個醒。”
李萌萌笑著:“怎么,你想去爬珠峰啊?”
“想想就好,那是玩命的地方,聽說那里,尸體做界碑,你想想多危險。”
李潯馬上搖頭。
珠峰可不是他們這種業余都算不上的游客可以去的。
如果說爬山的難度是1到10,那么蒼山最多也就是2,珠峰是妥妥的10!
月明星稀,此時的夜空星星并不多。
兩人跟觀眾欣賞了一會后,等到明月升至高,便收回無人機。
“各位,你們也看到了,我們早上出發到現在,已經整整12個小時,太累了。”
“所以,我們準備去休息一會,今晚2點左右起來看星空。”
“如果感興趣的話,我們相約2點見。”
“但是明天是周一,許多人還要工作上學,希望各位早點休息。”
“祝各位好夢。”
下了直播,李潯和李萌萌回到帳篷的位置。
把幻影鏡頭夾在帳篷頂部,手機點開延遲攝影拍攝。
而兩人則是回到帳篷,調好鬧鐘,準備先休息一下再起來看星空。
但,馬上,尷尬的問題出現了。
帳篷像一個圓柱體切開一半放在地上,高度是1米5,寬度也是1米5,上面是拱形。
本來折疊在一切非常小,現在看起來,比一般的便攜帳篷都寬敞。
可是,如果要休息,那兩個人就跟同床沒有區別了。
幾乎一個轉身就會碰到對方。
李萌萌呆呆的看著床,一時之間不知所措。
這怎么辦?!
之前不帶另外一個帳篷還是她自己說的。
當時居然給忘了,一個帳篷怎么睡的問題。
這……太尷尬了吧!!
“要不你先睡,我們輪流守夜?”
李潯揉揉眼睛,吃飽飯足后,總是容易困乏。
加上這一天走下來的路程,身心俱疲。
不過畢竟要尊重李萌萌的想法。
“這不好,你也要休息。”李萌萌咬咬牙,“反正老規矩,你睡左邊,我睡右邊。”
“那也行。”
李潯沒有拒絕,實在是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