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跨過山河大海,也曾穿越人海。
《平凡之路》這首歌,曾一度成為青年的心頭好。
看似平凡,卻滿是對過往人生的感慨。
李潯和李萌萌開往麗江的路上,一路聽著歌討論大理那些讓人記憶深刻的經歷。
雖然這一路的大理之行,沒有披星戴月的行程,卻有風花雪月作伴。
白色覆蓋的蒼山之脊,映照屬于蒼山雪的榮光,獨享山巔的純凈天地。
悄然來臨的冬季,沒有讓鳥兒畏懼。
它們依然穿梭在蒼山的空中,鳴叫著飛向洱海覓食。
蒼山秀麗如畫,既在城市邊上卻又如同與世隔絕。
這是最讓他們念念不忘的景象。
也許是源于南方人首次見到雪景的深刻印象,總之蒼山是大理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
蒼山還有許多峰,李潯和李萌萌都沒有爬完。
洱海還有很多景,兩人也沒有去。
才村,崇圣三塔寺,小普陀島,金梭島……
但旅行不是打卡,李潯和李萌萌也是順著自己的心意,想去就去,想走就走。
如果旅行只是為了打卡拍照,那就真應了那句話。
上車睡一覺,下車就拍照,回家里一問,啥也不知道。
總之當兩人討論完大理的行程后,麗江,也就成為了下一個話題。
“話說,我們都去了大理,還有必要去麗江嗎?”李萌萌看著地圖,其實可以直接去香格里拉的。
“那不同,大理是南詔國的都城,它自古以來就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麗江最初在納西族語中,叫它鞏本知,也就是集市般的地方。”
“懂了,一個是城,一個是村鎮的區別。”
“沒錯,這是最根本的差異化。”
“那為什么有人也叫它麗江古城。”
“這就有點復雜了,反正從宋朝至今,名字都換了好幾個。”
“最早木氏在這里建造房屋,也就是大葉場,后來忽必烈出征大理,路過麗江,木氏先祖阿宗阿良歸順,就被賜予名字,麗江路軍民總管府,等于土司的意思。”
“從那之后,麗江這個名字算是成為共識,后來還改為大研古城,通安州等等,直到02年的時候,才確定最終是叫麗江古城。”
“原來是這樣,為什么麗江古城似乎比大理的知名度還要更高。”
李萌萌想起來之前在網上的資料,大家經常聽到必去的是大理和麗江,但是麗江出現的頻率更高。
“不難理解,如果說大理古城是大家長,那么麗江就是令人更容易親近的小孩。”
李萌萌似懂非懂,房車的車速沒有很快,離開大理古城后,雪花雪地逐漸消失。
兩邊的草地也漸漸顯露出綠色。
似乎風花雪月只停留在大理古城,沒有跟隨他們的腳步走出來。
李萌萌過了一會兒才想起來:“有人說,麗江有種春風十里不如你的美,看來麗江似乎更懂浪漫一點。”
嗯?
她說完半響,沒有得到李潯的回答,扭頭看過去,他一臉古怪的開著車,似乎想笑又在忍著的感覺。
“咋了,難道不對嗎?”李萌萌不解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