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走婚最初是為了規避正常結婚?”
“聽聽就好,不要太認真了你們。”
“別吵,讓我老婆依若說完。”
“樓上你滾,依若是我的!!”
“@周五周武,你上次還說萌萌是你老婆!!”
“我笑拉了各位!!”
李潯又一次駛入環湖公路,還有一會就能到達小落水。
他看了看后面的兩人。
她們親昵的坐在一起,李萌萌還抱著岸都爾依若瑪,似乎在說什么悄悄話。
李潯側耳仔細聽。
“那你們這邊是怎么認識到對方的?”
“有很多方式,除了平時認識之外,就是相親。”
“相親??你們怎么相親的?”
“可以參加每年一度,農歷7月25日的朝山節,或者朝湖節。”
“這兩個節日是什么?”
“朝湖節,就是每當月圓時,山寨里的人家便聚集到盧沽湖畔,將幾條船拴在一起,在月白風清的湖面上,繞湖劃行。”
“朝山節的地位,就跟你們的春節差不多,對于我們來說,也會提前一日穿上新衣服,帶著食物前往附近山寺巡禮朝供,求神念經,以求佛祖保佑。”
“然后在野外草坪上開懷暢飲,盡情歌舞,這就是我們的最佳相親時刻。”
咦??
李潯忽然愣住了。
這里的說法可跟他了解中的不同啊!!
好像他認知中的,是摩梭人通過走婚橋約會和篝火晚會認識的。
在篝火晚會上,你看上了哪個女孩就請她跳一曲舞,然后在牽手時輕輕的用手指在女孩的手心摳三下,如果女孩也回應了你三下,這個就算你情我愿定下來了。
這就可以開始走婚。
但是聽岸都爾依若瑪的描述,顯然跟他的了解不同啊!
他忍不住詢問:“那你們走婚的話,不是年輕人你情我愿就可以定下來的嗎?”
“不可能,我們走婚不是想開始就能開始的。”岸都爾依若瑪直接否認了。
“啊?難道不是網上說的,可以自由戀愛的嗎?”李萌萌好奇的詢問,“我在網上看到有的人說,走婚特別好,可以今天走這家,明天走那家,看起來既隨意又浪漫嗎?”
“當然不是,很多人對我們的走婚有誤解,我們的婚姻雖無登記領證的法律約束,但從一開始就是十分嚴肅的。”
“說說看嘛。”
“比如說,一個小阿哥看上一個阿妹,哪怕阿妹也中意小伙子,但并不能立刻開始走婚。”
“阿妹要先告訴家長,然后等家長登門拜訪男方家庭。”
李潯奇怪的說道:“這不就是見家長嗎?其實主要就是考察男方的經濟實力和家庭條件。”
“不是哦,我們女方家長去考察對方,并不是去看財產的多寡,因為男方家庭再怎么富裕,也永遠不會給女方家庭帶來任何收益。”
“那你們看什么?眼緣嗎??”
“我們女方的家長,主要是去考察男方的家庭關系,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融洽程度,以小見大,從而確認小阿哥的人品。”
“看人品?!!”
“對啊,最終只有在雙方父母都確定沒問題的情況下,小阿哥和小阿妹的走婚才可以開始。”
李潯聽完了她的話,才知道什么叫紙上得來終覺淺。
這不能說跟認知的毫無關系。
只能說一點都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