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是原始宗教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在生產、飲食、婚姻、妊娠和死亡等各個方面。
每次在進入祖母屋的時候,岸都爾依若瑪都會不斷的跟李潯和李萌萌強調相關的禁忌。
不是她對于李潯兩人的要求,而是她不希望祖母厭惡他們。
在祖母屋的禁忌其實不少。
比如,任何人都不能用腳跨過火塘,或者往火塘里潑水,不能隨意撥動火塘里的柴火。
往火塘里扔垃圾甚至烘烤鞋子襪子之類的,更是不可以。
如果火塘邊有人坐,想經過也必須要從人的背后繞行,不能從前面走。
火塘邊不能說粗話、臟話、丑話,特別是涉及婚姻與性的話題。
在摩梭人眼中,火塘是敬神的重要位置,火塘上方供奉著火神,火架子上方每頓飯的第一口都要敬奉在這里,是敬祖先的。
有一些其實也全國通用的禁忌,比如進屋子的時候,盡管門檻很高,但腳不能踩踏在門檻上。
簡單來說,其實禁忌的存在,大多數是約束不好的行為,讓大家更多的能以禮待人。
走進了屋子,李潯和李萌萌學著岸都爾依若瑪給祖母問好。
她們聊著聽不懂的話,哪怕李潯再怎么費力聽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不知道字根的意義,每一門語音跟密碼學也差別不大。
李潯邊吃邊查看任務進度“認知新時代的摩梭,進度77%”。
距離80%也差得不遠了。
每次跟依若聊天,總能認知到一些新的東西。
只是看樣子,還是缺了點什么。
進度80%,應該就意味著對于摩梭的認知到了比較熟悉的程度。
但是到底還差了什么?
一個民族的文化,分為物質和精神兩方面。
物質方面的內容包含人文,飲食、衣著、住宅、生產工具。
而精神層面則是包含語言、文字、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傳統和繼承等等。
這幾天,其實基本上都了解過一遍。
從繡著剪刀、樓梯、窗花、酥油燈等實物的摩梭服飾。
到《達巴經》指導下的生活。
如說還缺乏一些什么,那想必就是最后的傳統和繼承。
傳統,可以在祖母屋中尋找。
李潯也準備今天看看還能不能了解到一些什么。
早餐是稀米粥,岸都爾依若瑪忙活著的身影在屋內穿梭。
等到給祖母和小米哈都安排好之后,還要去男柱澆澆水。
據說,如果家里的男性都外出了,就必須在男柱上澆水,保佑他們平安。
反過來,如果是女性外出,就要給女柱澆水。
小米粥雖然寡淡,但是李潯卻很喜歡,寒冷早餐這么一碗熱乎乎的粥,實在是溫暖入心。
一碗下肚,李潯拿著碗又去打第二碗。
然而他剛要轉身回到座位,岸都爾依若瑪不知道什么時候走到了他身邊,馬上按住他的手不讓他松開勺子。
她湊到李潯的耳邊小聲說道。
“潯哥哥,添飯必須添兩勺,只添一勺是不行的,那是祭鬼食。”
李潯一怔,居然這都有講究,不過隨后他也點點頭:“辛苦你了,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