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只和秦風說,是蒙武說服了尉繚,金鐵之禁這才開啟的,這些人,都是老秦叔在咸陽雇傭的,就在此地做農具,大賺一筆。
秦風一心積蓄實力,眼看見眾人來此,心中高興,夸贊老秦叔靠譜,蒙武夠意思,一萬一千兩金子沒白花,每日讓趙無極,幫他督促眾人加緊鑄造鐵犁。
而打造出來的曲轅犁,成了關中地主們最愛的農具。
嬴政更是分發了一些鐵犁,送往北地河套,蒙恬和扶蘇代北之地長城修建完成,大軍就移防到了此處。
河套水草豐美,匈奴部落甚多,秦軍墾荒備戰一同進行,河套荒地開墾出來,不少流民因為均田令分到了此間土地。
也開始慢慢的遷居到了河套,一時間此地區,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跡象。
只是秦人奮發,卻不知道,匈奴部落也迎來了大事件,本來應該過幾年才展露頭角的匈奴王子冒頓,奇跡般的提前展露了頭角。
此事也是大風山的瘸腿小子很有關系,本來匈奴勢大,是因為燕趙之民,不少迫于秦國的嚴苛,帶著鐵器技術逃亡了草原。
偏偏均田令,大大緩和了北方六國之民和秦軍的矛盾,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眼看見秦人安定了北境,心中憂懼,在南下窺探秦土的時候,受了風寒,居然一命嗚呼。
頭曼一死,冒頓連鳴鏑射父都省掉了,就在匈奴王帳接了可汗的位置,他雄才大略,一向自詡為草原北帝,能和嬴政相提并論。
冒頓得了大汗位置以后,團結匈奴部落,引兵西進,不但斷了蒙恬才開出來的秦國和西域的商路,更是大敗大月氏,整合北疆。
匈奴現在整頓兵馬,虎視河套,把蒙恬和扶蘇,看成了眼中釘,肉中刺。
蒙恬是當世名將,眼見商隊不能西去,便派遣秦國密探前往草原,聽說匈奴整頓兵馬。料定要等秋季水草豐美之時南下,心中大驚,連夜派遣哨探,向秦皇通稟此事。
……
此時正是夏末,關中咸陽的天氣,悶熱的嚇人。
大風山上,秦風自從那日和老秦叔幾人在山頂徹夜狂歡,就每日搗鼓著他的火藥。
老秦叔做事還算靠譜,不到三日就送上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秦風每日調配此物,幾近癡迷,蒙婧以為他發癡,每日都到山中,看著秦風在土窯中一臉飛灰的忙碌。
秦風知道,火藥中三種主要成分的配比,關乎著火藥適合燃燒還是爆炸,秦人冶煉技術有限,短時間內,秦風也變化不出無縫鋼管。
配出火藥,他還是傾向于做出伏火雷一般的火器,馬上就能使用,以后造反起來,用起來方便順手。
土窯中,秦風小心的把木炭,硝石和硫磺,用秤砣稱好,放在了竹筒中,影衛幫著少年拿來了幾百個竹筒,幾日過去,秦風就已經用了將近一半了。
雖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可這母親也未免太多了些。
“這次行了,蒙婧,這一家伙下去,以后也不用章臺村的幾個大叔打魚了,扔到江中,直接能把水中的魚震暈,咱們等著撿魚就行。
土窯中,秦風向著面前的少女吹噓,兩人那么長的時間在山中配合,不知不覺間,已經頗為默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