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已經明白了秦風的意思。
秦風所用的,乃是一種笨辦法。
直接在府邸外面,守株待兔就是。
只要儒家想謀反,肯定有上鉤的時候。
而且,儒家肯定會迫不及待想要動手。
時間拖下去,對于秦風來說,就越有利。
待到一兩年后,配合報刊雜志的力量,加上先前的論辯,儒家就是名存實亡了。
“這件事情,跟我們的老師沒有關系。他是最后一刻,才知道這件事情的。他已經上了年紀,希望你放他一馬。”伏念說道。
“可以。”秦風答應了下來。
伏念錯愕了一下,他求情的時候,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但是,他沒想到,秦風居然會答應得這么爽快。
似乎想到了什么,伏念苦笑一聲。
或許,真的跟老師說的一樣,他們都錯了。
而且錯得非常離譜的那一種。
學說爭端,只需要在學說層面即可,無需過于深入。
如果該種學說,真的是對的,那么無論用什么方式,都能夠證明,他是對的。
無論是借助任何手段,都無法抹殺其真實的存在。
只是,他們兩個,實在太偏激了,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一名甲士說道:“走吧!”
儒家子弟知道,自己已經是栽了,也沒打算死斗。
對于火繩槍的威力,他們還是很清楚的。
如果他們死斗,只是死的早一些而已。
不久之后,顏回與伏念等儒家子弟,都被處決了。
剛開始的時候,有人懷疑,這是秦風故意這么做的。
畢竟,朝廷與儒家的矛盾,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
很可能是朝廷為了鏟除儒家這個禍患,故意嫁禍給儒家。
但是,直到荀子的親口承認,這一種聲音,才算是漸漸消失。
經過七天七夜的思考,荀子決定,出來重振儒家。
秦風對此,自然不會拒絕。
秦風直到,荀子已經對于儒家學說中的一些弊病,進行了一定的修改。
讓這些論點,更有時代意義。
而不是跟先前一樣,一味鼓吹道德的作用。
這樣的學說,除卻罵人的時候,能夠站在最高點外,并無多少意義。
至于修改的基礎,便是秦風當日論辯的內容。
荀子,與伏念顏回不同,他對于其他百家的學說內容,還是有一定吸收。
不然的話,身為大儒的他,就不會教出兩位有名的法家弟子。
這兩位弟子,便是李斯與韓非。
大風山下面。
嬴政特地換了一身便裝,體會一下當初的感覺。
自從秦風歸來以后,他就再也沒有先前那種感覺了。
多少有點懷念。
對于嬴政來說,雖說錦衣玉食,掌管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卻很難跟普通一樣。
這也是當初嬴政,為何總喜歡往大風山跑。
便是因為那一句老秦叔。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秦風所制造出來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秦風站在嬴政身邊,也是換了一身便裝。
王翦與蒙武,都是跟在后面。
就在此時,一名甲士急匆匆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