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哪吒形象,我們也設計100多個版本,最終才選擇的這一個,可以說,就是丑,也是百里挑一的。”
“既然你這么說,那我沒問題了,隨時可以簽合同了。”楊宇說道。
雙方很快就簽訂的入股合同,李鋒以500萬入股楊宇的可可豆動畫工作室占股40%,楊宇也是40%,其余的20%是以前其他投資人和核心團隊的,
而且李鋒這500萬可以等《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后支付,同時可可豆動畫工作室將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造方,
不過電影的收益全部歸李鋒,可可豆動畫工作室只是個掛名,同時要求李鋒必須支持可可豆動畫工作室制造一部原創動畫電影。
這些大家都沒什么意見,合同很快簽好了。
等合同簽好了,李鋒也是跟楊宇說道:“為了咱可可豆動畫工作室以后的發展,
我覺得把《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換成你的名字,你知道了,我并不是什么真正導演,以后或許也不會再拍了。”
其實李鋒也是想物歸原主,至少名利上還給楊宇,自己光留點實惠就行了。
“那不行,要不是因為可可豆動畫工作室,我連副導演都不會掛的,
現在你讓我掛導演名,這不是打我臉嗎,我楊宇吃相不會這么難看的。”楊宇斷然拒絕道。
既然楊宇不愿意,李鋒就沒在勉強,只能別逼無奈掛上了自己的名字,
不過李鋒也不好意思用真名,也跟楊宇一樣取了一個昵稱“面條”,正好組成“餃子面條”組合。
搞定了楊宇,李鋒此行的目的全部達到了,剩下的就是找個發行公司上映賺錢了。
本來李鋒以為這是個很簡單的事,畢竟《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質量擺在哪里,
只要是人看一眼,還不搶著跟李鋒簽合作啊!甚至李鋒想到諸多電影公司老板搶著跟自己簽合同,自己該提點什么要求。
很快李鋒就發現,自己又有點想當然了,人家不是不看,甚至連聽都不聽啊。
就像是撲街作者開新書,幻想一書成神,結果還是撲街,而且證明了一本比一本還撲。
此時在國內能發行電影的公司并不多,而且都是些大公司,李鋒一個個打過電話去,
什么中影、華誼、光線、博納啊,只要是家電影公司,李鋒都打了,只是結果很令人受傷,
有的連聽都不聽就掛了,
好不容易接了的,還以為李鋒是咋騙的,
好不容易聽完的,一聽李鋒拍的是動畫電影就放棄了,基本的回復都是“我們公司目前沒有發行動畫電影的業務”,
要不要這么蹩腳的借口,制作電影有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之分,發行電影有啥屁分啊!不就是個拷貝嗎!
其實也不能怪這些電影公司,因為此時國內動畫電影處于最低谷,還看不到什么希望的,背負著“低幼”和“粗糙”的標簽,
根本沒有真正的觀眾,開啟國漫電影崛起之路的《大圣歸來》還得五年之后才上映,
中國的動畫很弱智,做動畫的人應該更弱智,而且明明知道動畫都不賺錢,為什么要做呢?
這也是大多電影公司的想法。
只是李鋒并不是這么想的!
……